评析
送高进之入上海学(丙午秋)
企也来时犹稚年,双髫初合未胜冠。三冬自解攻文史,五色今看振羽翰。人欲别时情自恶,学粗通处事方难。重来定有惊人句,不作寻常子弟看。
李徵伯挽诗 其一 其一
鸣雨送残夜,青灯黯无光。坐念绝代人,今古永相望。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 其三
百年天下是金瓯,根柢东南此四州。同日震惊非小异(九月十三日),使君何以慰宸忧。
清明日遣三儿奠李文正公墓时上疏乞归未报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伤此日心。古道曲村犹历历,旧松新桧想森森。周旋未敢遗言坠,阅历空嗟往迹深。愿乞明灵表衷素,早教藜葛返初林。
寿定庵先生用周伯明韵
八十从头四见春,年来诗笔更清新。不知后进谁堪继,顿觉仙才自有真。远道风尘频入梦,清时林壑也须人。横塘八曲中秋燕,正得银鱼配紫尊。
谒文山祠用杜韵
碧殿长松锁十寻,晚云将雪助萧森。貂蝉不改厓山制,金石疑闻孔壁音(祠在府学文庙西)。南去星潮嗟往事,北来祠庙岂公心。春风一掬唐衢泪,几为先生湿短襟。
浏览全部 1600 首
哭刘夷叔 其二
何人言旷远,吾子了希微。幸有青云志,如何白骨归。空江流蜀恨,哀雁帖云飞。若个情亲者,沧洲有愿违。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二
漫道金闺射策伦,可堪贫病老夷门。管宁皂帽无尘垢,司马青衫剩泪痕。争羡万花开有艳,独怜丛菊噤无言。此身愿化辽东鹤,夜夜思归有梦魂。
送浩翁赴梁县
当年受气便神明,未必冰壶有此清。自是胸中少凡近,犹须境外立功名。谪居岁月能闻道,多病工夫近养生。尚记漫塘曾有语,弟才无用不如兄。
送杨季海 其一
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秋风一束诗。明日还家有人问,青衫不似读书时。
持钵 其一
未必腰缠把鹤骑,可堪青女奋全威。推蓬教密寒尤重,挟纩虽重煖尚微。沓足敢忘偎叶记,屈身不与曲肱违。船头亦有茏葱日,水激风回作雪飞。
散愁四首 其一
著意功名四十年,柳花空满鬓丝边。男儿无补朝廷事,有愧饥餐困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