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刘克庄是一个心怀天下、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当时那个腐朽的时代里 ,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词人出使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刘克庄大为不服,写下这这首词以示申说。
词篇一开始即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怪,使我们看出这次被解职是毫无道理的。“下车”“上马”其间相距不过数月,故云“太匆匆”。“诗穷”、“文穷”是诗使人穷、文使人穷的意思。行人们这样发问正说明城中父老对他革职的不解与不平,这从侧面肯定了作者在袁州并无失职,失火不是他的过错。既然人们对他这次解官只当是因为诗穷,因为文穷之故,换言之即非为政有失,则作者被排挤的真相不是昭然若揭了吗?作者借行人之口,巧妙地为自己的罢官作了申诉。“春风”、“秋风”两句点出时间,表明清白,暗指仕途沉浮无常。
下半阕从作者方面立言,是对“行人”关切的回答。那意思是说:不要有什么奇怪,我自已倒落得个清闲 。宋时 ,一般情况下知州兼任本州兵马钤辖和劝农使。知州的实职被夺,也就没有带兵、农的虚衔了,这是一种幽默的说法 。“ 阶衔免得带兵农 ,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出翁、唤作溪翁”这几句说既然当权者不给事干,那就只好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 溪翁 ”。不能跻身仕途就作浪迹山林的打算,这在封建时代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要忘了作者其实是用反语发泄牢骚。刘克庄绝不是一个甘心作山翁、溪翁的人。作者在词中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闲适之中,一问一答,轻松而不流于浅露,亦客亦主,活泼而不失之含蓄,可以说在豪放粗犷的词风中较为独特。
新勋侄宰松溪
麦垄青黄接,花封紫皂催。汝能驯雉否,吾亦割鸡来。琴调谁知者,租瘢岂忍哉。试询县斋客,莫也有澹台。
臈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閤睡傍无侍者仆于户限眉鼻伤焉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 其三
黠鬼机械恶毒,老人皮肉麻顽。且摩麟肪止血,不须獭髓灭瘢。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其九
禹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怀保宁聪老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丁采杰挽诗
文字蜚声早,功名入手迟。晚知书误我,时以酒浇之。旷野灵均些,新坟贞曜碑。两翁不在子,其必在孙枝。
辛亥各口占十绝 其三
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浏览全部 4823 首
减字木兰花 和完颜雍词
无为无作。认著无为还是缚。照用同时。电卷星流已太迟。非心非佛。唤作非心犹是佛。人境俱空。万象森罗一境中。
吕翁祠 其三
黄沙占路春风吹,白日真仙出世时。梦觉可知还是梦,人间留却吕翁祠。
东征歌四首 其四
騑首朝惊水怪频,三山宫阙峙如银。系来男女知多少,还是秦时采药人。
句 其五
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送杨诚斋归金陵)。
和苏养直见贻二首 其一
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送穷。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
江城子 其一 呈刘无言焘
浮家重过水晶宫。五年中。事何穷。无恙山溪,鬟影落青铜。欲向旧游寻旧事,云散彩,水流东。苔花向我似情钟。舞霜风。雪濛濛。应怪史君,颜鬓便衰翁。赖是寻芳无素约,端不恨,绿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