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一十九
密竹复冬笋,抽梢合过墙。明涵客衣静,阴过酒樽凉。初月出不高,茂林延疏光。欣然淡情素,丘壑道难忘。
再寄子由
湓城趋高安,相望若邻屋。思君肠九回,终夕转车毂。一从江上别,再见腊与伏。岧峣阻跻攀,疲曳愧蹑逐。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烛。念昔见教勤,绸缪均骨肉。及今无所成,长大惟食粟。读君黄楼赋,溢耳感丝竹。蹈海始知深,秋水暂自足。斯文道中丧,吊古堪恸哭。勃兴得公家,万物困陵触。声名载不朽,岂羡卿相禄。琢雕穷乃工,未剥不为复。嗟予空有心,资性本碌碌。佳篇屡寄酬,珍赐比金玉。隋珠照十乘,只报一鱼目。反顾拙丹青,何由希画鹄。黄华强再奏,取笑阳春曲。
奉天行
苍苍行露出苑门,孤城逼仄不可存。贼兵之来若风雨,顷刻城下皆云屯。纷纷矢石蔽空黑,天子垂泣对将军。将军提笔书满背,城中白丁久夺气。草车之焚虽已矣,云桥百尺虹蜺起。下瞰城中笑饮酒,乾陵赭袍拥朱紫。朔方大将来赴急,彷徨中路不敢入。豺狼合从堪恸哭,翠华崎岖又巡蜀。圣神文武何至此,堂上有人面如鬼。
句 其四
写出十分秋(秋夜)。
和常父初五日渡江
半旬滞西陵,霖雨注船屋。昨日风更豪,江边拔长木。初宵尚哮吼,海水皆倒蹙。向晚稍萧条,飞廉想遭戮。重云扫阴晦,皎皎见星宿。大哉天地内,变化反手速。我行不惮早,畏此潮信足。刀鱼颇轻捷,舟子短结束。十夫共一橹,喜噪比趋陆。船头列火炬,幕下烧绛烛。蛟龙睡方醒,水陆骇窜伏。吟哦未及终,已在吴堤曲。青山绕逶迤,楼阁媚初旭。钱塘虽旧游,梦想尝在目。便当跨月轮,俯耳听清瀑。重阳复不远,共采岩前菊。
知郡姚驾部十月三日生日
冰为清洁玉为淳,籍籍名家第一人。皂盖已颁东郡政,彩衣犹侍北堂亲。遐年此去随长景,和气生来得少春。何以献公今日寿,仙山不朽海无津。
浏览全部 860 首
送庄四归毗陵
离怀折赠柳毵毵,春到旗亭酒正酣。铁笛一枝催梦醒,梅花风雪满江南。
次韵马中玉春日偶成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豫章本作颦)。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萃胜亭
萧洒东堂秋正皎(豫章本作思已清),思(豫章本作更)寻一径上幽亭。天生乔木为攲盖,地借群山作画屏。有志休官头未白,多情好客眼偏青。知公故欲来高处,目送飞鸿在杳冥。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二
秋风秋雨别离天,欲问归期百感煎。此日长亭()歌折柳(),明朝相忆隔山川。
送高善时赴官
王国方登俊,清才尚折腰。萱堂余怆在,瘴海此行遥。宴语无疏阔,离怀但黯销。红尘一羁旅,风驭羡飘飘(豫章本作飖)。
送许山人自上谷还吴 其二
塞曲闻应惯,乡愁久自谙。人行上谷路,家住大江南。水涩程难算,离多酒易酣。相逢折花别,莫惜满头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