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武昌县西山寺
吴王宫殿西山头,萧萧爽气长如秋。武昌连都甚偪仄,赖有此山供胜游。东南豪杰俱故旧,当年孝廉孙仲谋。一朝名号僣九五,朱紫罗列皆公侯。欢娱应似河朔饮,缥缈宜有云端楼。危弦脆管落天上,饮散咸入西江流。而今寂寞皆陈迹,遍地松竹清阴浮。岩泉滴沥醒四座,相见环佩锵琳球。龙泉宝气亦消尽,磨剑只有空池留。老僧向我说遗事,兴废反覆令人愁。但当沈酣卷大白,徐趁明月牵归舟。
景灵宫奉安神考御容
先帝遗弓剑,威灵在九州。方悲风驭远,已见月衣游。别殿笙歌动,中天彩翠浮。觚棱参魏阙,气象拟蓬丘。羽卫生幢盖,都人识冕旒。吾君孝心远,文考百无忧。
庙下候风呈同行
楚水千百源,洞庭为壮观。势居七泽右,地裂荆吴半。而我泛扁舟(豫章本作舟归),飘然一归雁。来之岂为益,去亦未足算。胡不吹清波,纵发如飞翰。朝辞庙山曲,午泊巴陵岸。况有三面风,迎送俱无间。定非偏薄厚,以掇行旅讪。奈何苦流滞,兀兀晨复旰。采芹朝当蔬,伐竹暮供爨。舟师三十人,饿虎奔刍豢。使之裹粮绝,虑有探囊患。二王东南望,貌像颇辉焕。歌鼓岁无休,香灯夜侵旦。我为江湖士,乞灵从弱冠。四到祠宫下,霜髯今已灿。王其故旧恤,勿以涂人看。尊师况慈忍(豫章本作悲),善道阴有赞。王心或未回,师颊固宜缓。灵(豫章本作杯)珓似见许,归来整樯幔。
次韵和知郡朝奉登禅月台书事二首 其二
素月寒光好,高斋夜已扃。影难穿密纸,光稍泛疏棂。皎洁临书案,朦胧到研屏。沈吟忆丹桂,更欲步中庭。
久长驿书事
空堂深深闪灯烛,群奴鼾眠声动屋。豆肥草软马亦便,嚼美只如蚕上簇。天事由来不可量,初更月出星煌煌。须臾变作霏霏雨,客枕不眠知夜长。
寄襄邑宰丁阳叔
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几时。譬如霜林箨,浩荡从风吹。初飘清湘滨,今落浊汴湄。蹉跎虽渐老,相见更容怡。尚赖城市俗,篮舆远追随。鸣驺惊雁鹜,笑语在空陂。会食古道场,僧房静帘帷。败荷覆一水,落叶鸣轩墀。偶坐亦无事,幽来更何之。旁有宋襄墓,高坟映深祠。炉烟已寂寞(豫章本作灭),拱木相蔽亏。意象宛如在,兴亡真可悲。寥寥千余年,华采几纷披。有如蛙争水,顷刻成枯池。池尽复为陆,陆黍秋离离。追惟泓之战,语阔气甚夷。狗颈不急搦,干将仍倒持。欲将乌合众,慕彼鹰扬师。首领几不完,身复为囚羁。好大不量力,荒哉徒尔为。曾不如勾践,潜军卷旌麾。夜上姑苏台,吴人犹不知。用兵贵权谋,高言竟何施。从兹以名邑,留作永世规。隧道彷佛在,披榛犹可窥。陈迹何足究,吾侪宁好奇。又上金山殿,平瞰天一涯。横飙响群铎,惊鸟投深枝。清兴乘未尽,夕阳已纷驰。流水复相促,扁舟从此移。怒号入旅枕,先声戒寒期。相过不可得,况复穷游嬉。后会果安在,张本以今诗。
浏览全部 632 首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 其六
阊阖宏开近碧虚,琼宫仙乐捧鸾舆。盘中火枣迎黄幄,杯底流霞映彩裾。恩育普天归圣善,泽深奕叶挽华胥。上酬惟有无疆祝,重向筵前诵九如。
和子华同程中散燕湖上
林塘潇洒夏阴初,翠窦红芳助燕娱。不用俗音流乐府,自期仙御下蓬壶。金跳巨鲤开纹浪,雪洒群鸦度绿梧。日落人归尤胜绝,篮舆回首尽城隅。
杨庸斋移竹二首 其一
子云筑新居,潇洒过日月。一官笑郑虔,忍为尘埃没。归来谢俗声,山影动檐樾。看此渭川秋,万古幽兴发。
登真武山
篮舆晓上小琳宫,夔子江山指顾中。道士手栽山上柏,身犹未老干凌空。
草堂 下山偶成
襟裾三日绝尘埃,欲上篮舆首重回。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和宋开叔韵游风穴山白云寺
人去人来半日间,徘徊绝顶觉身閒。风云不动心犹恐,星斗相辉手可攀。皂盖远如天上至,篮舆曾记月中还。防身一剑今谁倚,何必崆峒始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