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又送刘著作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好须图善政,能为作诗传。
早秋山水砚屏
晚霭隔远岫,秋容入平林。方素仅盈尺,岩谷能许深。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 其三
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种榆诗
昔我去守陵阳日,门前夹道初种榆。今年我自山南归,向椽大者皆柱粗。两边合阴若深洞,满地清影繁如铺。是时暑气正炎酷,无处容此烦病躯。昼摇清风夜筛月,日日不可离群株。闲邀亲友坐其下,左右间设琴与壶。人生适意乃为乐,此乐已恐他更无。霜飙未起枝叶在,且与诸君同此娱。
宿山寺
高峰浮云际,古寺高峰上。秋来已潇洒,雨后益清旷。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待晓出松关,幽襟谢嘉贶。
西湖
丞相淹回地,光容满落晖。池塘存旧梦,城郭叹前非。烟霭阴晴出,凫鸥远近归。松风殊有意,犹欲下金徽。
浏览全部 868 首
紫微舍人宋公爱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诗以纪盛美二首 其一
君王亲策集英年,始信常山子侄贤。白昼相将金榜上,紫微三谢玉阶前。衣冠近事尤为盛,阀阅清芬愈可传。马跃春风归里巷,芦花争看一行鞭。
挽沈梅溪
未游通德里,曾识谢家儿。乡邑推先辈,山林养令姿。梅花记开落,江水阅兴衰。耆旧凋零尽,西风老泪垂。
孺人郑氏 挽词
国子先生宅,相传此母贤。一哀孤屿下,再拜十年前。舐犊贪书卷,飞鸾慰暮年。夕阳聊寓曲,终要到新阡。
沈朝议 之渊挽诗 其一
早擅云间誉,唯公伯仲贤。谏篇余祖烈,经学自家传。出处无余恨,哀荣得两全。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
伯艾坚白道人挽词
昼静清江狱(临江录事参军),春调衣锦弦(知兴国县)。去妖人共异,息盗史堪传。使节临乡国,郎星照楚天。穆陵亲擢士,公不愧诸贤。
龙图胡公挽词 其二
正尔逢千载,何为不百年。龙图虚旧阁,马鬣启新阡。方寸留天鉴,清规入世传。韦平向来盛,端属子孙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