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并状) 其七
浮世期云尽,清都位欲传。秉圭徒请命,脱躧遂登仙。遗泽流天下,重光照柩前。几时来甲观,更待一千年。
寒食感事呈同官
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吾曹可怜爱薄宦,甘此寂寞来山州。酒肴有无更莫问,逢遇相与清谈休。
面川亭
幽亭最孤绝,直入乱丛间。近晚独来此,有谁相与闲。卷帘通大野,临槛数前山。便欲教携酒,陶然踏月还。
送尧夫二章 其一
有志深沉定,无心出处同。庙堂应为国,台省复还公。肖似家声重,端方士论雄。上如留左右,风采壮朝中。
寄景孺提刑时按武兴
夹栏虚栈武兴西,使骑翩翩晚夕驰。想过飞仙须下马,此中佳景入吟诗。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长松借高荫,飞瀑与清濯。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徒尔发短歌,西(四库本作回)首谢岩壑。
浏览全部 868 首
与生公寻幽居处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歘盈抱。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今为简书畏,秖令归思浩。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一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游宝林寺
坐如有待思依依,看竹回廊出寺迟。窅窅绿荫清寂处,半窗斜日两僧棋。
观鱼潭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送刘十五之郡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飞腾子何之,汨没余可叹。安得契真期,超然豁灵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