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我闻进士登科换凡骨,信知不是风尘物。贡籍由来数百年,直疑空却神仙窟。其间最贵龙虎榜,乘时得路为卿相。一从巢寇犯阙来,梁氏礼闱还草创。庄宗明宗虽膺命,晋朝汉朝俱不永。其中纵得神仙材,太平不见哀之哉。上玄应恐天地闲,安仙又谪来人寰。二十把笔疏辞源,黄河倾落昆崙山。有周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宋。天水夕郎掌贡时,禹门万仞连云耸。不是真龙不能过,嗔波怒浪浇雷火。是岁北极七个星,一时下降为门生。安仙堂堂冠其首,六星煌煌愿随后。驺虞赋就铿金石,丹水诗成摛锦绣。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时命入芙蓉幕。独得归州近巫峡,十二晴峰长在睫。郡斋狂醉复狂吟,书尽巴东一川叶。迩来游宦五六年,吴山越水供新编。还同白傅苏杭日,歌诗落笔人争传。去年始上芸香阁,出典陶丘滞锋锷。阮籍营中浮蚁馨,亚夫门外垂杨弱。骥足虽知暂縻绊,樽前未始长嗟叹。只应会得老聃言,大器本来成较晚。吾君正是兴文教,不日徵归掌纶诰。醉挨雉扇扫宫辞,怒上螭头呈谏草。笔下追还三代风,祛尽浇漓成古道。丈夫方见兼济才,莫学西山采薇老。我今自是蓬蒿身,如何一见如故人。长歌谓我相剪饰,便疑平地升青云。文章难得逢知己,知己相逢贵终始。伊我行止方凄凄,老亲稚子相顾啼。出门动足歧路迷,得君引上登天梯。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 其三
谪居京信断,岁暮更凄凉。郡僻青山合,官闲白日长。烧烟侵寺舍,林雪照街坊。为有迁莺侣,诗情不敢忘。
一品孙郑昱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门。鞭马六十里,暮投中书村。村翁馆我宿,茅屋欲黄昏。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气貌不凡俗,因为开酒樽。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太傅擅鸿笔,入相又出藩。其家本开封,改号一何尊。至昱始六代,布衣老丘樊。跨驴入府县,驱犊耕郊原。家庙固已毁,国史空具存。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况复起章句,乘时宠便蕃。子孙虽替陵,尚得守田园。我爱三代时,法度有深根。卿大夫称家,世世奉蘋蘩。四民有定分,宦路无驰奔。自从杂伯道,倾夺日喧喧。脱耒秉金钺,吮笔乘朱轩。朝荣又暮辱,容易如掌翻。古道不可复,颓波益以浑。何况度木者,倒置轮与辕。我亦起白屋,两朝直紫垣。荫子有官常,赏延弟与昆。尽待食人禄,将何报君恩。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吾族不力穑,终岁饱且温。虽非享富贵,亦以蠹黎元。唐贤尚消歇,我辈奚足言。呼儿讽此诗,播在篪与埙。
太宗皇帝挽歌 其三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将赴单州和韦度支相送之什次韵
就养求官动圣知,专城犹得近王畿。乡人竟指曾题柱,丘嫂应惭不下机。西掖罢批天子诏,北堂荣著老莱衣。邻封唱和如多暇,三载须成一集归。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其一
晓直银台作侍臣,暮为郎吏入埃尘。一生大抵如春梦,三黜何妨似古人。不称禁中批紫诏,犹教淮上拥朱轮。时清郡小应多暇,感激君恩养病身。
浏览全部 671 首
送供奉喻鍊师归天目山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和韦苏州二十首 西涧 其一十四 答中山道士
行转青溪又别峰,马蹄终日认樵踪。翠微深处无人住,寺在深山何处钟。
续访得七人 源丞相(乾曜)
杰人掾夔子,相业光开元。故宅半赤甲,荒凉今不存。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双鹤分离一何苦,连阴雨夜不堪闻。莫教迁客孀妻听,嗟叹悲啼䛏杀君。
杂曲歌辞 古别离二首 其二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亦断二肠。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裴生安健否,试问雁经过。处士赋鹦鹉,将军养骆驼。食鱼今饱未,索米奈贫何。昨夜分明梦,持书认篆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