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滁上谪居 其三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贺温正言赐紫
密疏封来乙夜看,延英召对议安边。荣颁紫绶同三品,旧赐朱衣未一年。白兽捧樽斟御酒,金鱼垂鬣惹炉烟。从今便有公卿望,休梦天台瀑布泉。
春游南静川
南过高车岭,川原似掌平。峰峦开画障,畎亩列棋枰。帝女柔桑绿,王孙野草生。提壶催我醉,戴胜劝人耕。商岭堪携妓,丹河好濯缨。盖圆松影密,鞭乱竹根狞。勃勃畬田气,磷磷水硙声。野桃谁是主,山鸟不知名。欲舞宁无蝶,思歌亦有莺。官闲春日永,担酒此中行。
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
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畬田词(有序) 其二
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莫言火种无多利,禾树明年似乱麻。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浏览全部 671 首
黄菊九首 其五
篱外黄花菊对谁,应知彭泽久思归(王禹称)。有花堪折直须折,新酒初篘蟹正肥。
饯德化王知县
悠悠乡思逐云飞,匣剑囊琴赋式微。客计不如归计好,宦情长与世情违。石田茅屋生苔藓,凫舄朝衫换彩衣。留得棠梨花一树,龙寻山下款春晖。
次丘监丞破山夜集并纤字韵 其一
领客能官样,鸳鸿戢翼随。题无流处叶,续有醉时诗。听雨思归者,寻梅且已之。小池疏积淤,何必赋盆池。
题东湖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寄月山太守
下车方数月,早已政声驰。太守一身瘦,东川百姓肥。勤劳惟听政,闲暇即吟诗。官况依然在,何须赋式微。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 其三
漱石先生难可意,齧毡校尉久无朋。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