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评介]《红楼梦》中的众多女子,遭遇几乎都是很悲惨的,象王熙凤这样心机、手腕、权术、色相都过人的女性,按说是可以富贵善终的,但因为生于“末世”,也逃不脱悲剧的命运。她当作靠山的封建贵州阶级,这时已经成了冰山,她这只“雌凤”,自然没有了立足之地。她的失败,象征着贾府的衰亡,她的遭遇和下场,是封建社会末期地主阶级没落的必然结果。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精明炼达,善用权术,是封建大家族的“管家婆”,也是封建制度的“看门狗”。她得到封建主子的赏识,当然也受到了家族中同辈人的嫉恨,更受到下层奴仆的责骂。她“机关算尽”,可谓“太聪明”,但最终,“反害了卿卿性命”。这里也告诉我们:助桀为虐的人,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第七回回前诗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警幻仙姑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元宵灯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
娇杏赞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望江南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孰与话轻柔?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浏览全部 92 首
偶忆少陵不见诗乃次其韵有寄东遨
鹿马当年事,谁能赋此哀。从来桑海变,不碍水云才。冒雨临巴峡,飞花纵酒杯。偕游多少事,都向梦中来。
步是务斋主溪口镇口号四首 其二
树影婆娑鸟语哀,虚廊犹绕旧池台。宗祠图像尘封久,难辩人间末世才。
秋夜梦清寂翁,凄然有作二首(录一)
末褉忘年愧不才,白头歌哭暗相哀。从知老健留秋热,谁共冥搜拨死灰。杜曲白杨耆旧换,秦州黑塞梦魂来。江山文藻都消歇,忍折霜华荐夜台。
次韵郑佥判 其四
一枕羲皇失午熇,久知吾道定寥寥。客来且拨浮蛆瓮,事过真成覆鹿蕉。野性从来便水石,此生自合老渔樵。移床更入深云处,厥木惟乔厥草夭。
汉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汉台春望 其一
炎汉兴王地,千年尚有台。江山犹似昨,人事重堪哀。鸟向离宫没,花从旧苑开。不知东向日,谁塞汉中来。
商山路有感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