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柳絮词”,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的作品,描写的是“三春事业付东风”的暮春残景,暗示着贾府这个“百年望族”即将覆灭的命运。
在这五首柳絮词中,除薛宝钗的《临江仙》故作高调以外,蓁都是悼春伤感之作。史湘云的“莫使春光别去”,贾探春的“也难绾系也难羁”,薛宝琴的“三春事业付东风”都同样表现了她们对好景易逝的惋惜心情。作者在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时刻,安排这次诗会,写出了这些诗词,等于是为封建贵族阶级所作的挽歌,哀悼它必然没落、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一组词里,把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放在一起,通过各自对飞絮的咏叹,鲜明地表现了她们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林黛玉的《唐多令》,处处以柳絮自况,明写飞絮,暗叹身世,落笔双关,把自己缱绻风流、薄命漂泊、爱情破灭的深切哀愁寄托于柳絮,发出了悲愤忧怨又无可奈何的叹息。
薛宝钗的《临江仙》,则春风满怀,自鸣得意。“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她对封建贵族阶级必然同舟共济的历史命运不仅不认识,而且抱着幻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表现了她依附封建势力,妄想出人头地的野心。作者褒贬之意,溢于言表。对我们分析研究《红楼梦》人物性格,颇有帮助。
娇杏赞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金陵十二钗正册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琴曲四章 其二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琴曲四章 其四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红楼梦十二曲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金陵十二钗正册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官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浏览全部 92 首
临江仙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 十首 其一
东风一夜坼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插了满头仍渍酒,任他人道拙于时。
庆清朝(春晴)
帘卷虾须,檐喧雀语,云师昨夜初还。东风送将红旭,碾破春悭。昼永不禁绣倦,抛针閒步问花阑。晴光嫩,绿杨影下,犹有轻寒。莺与燕、蜂共蝶,只自向花柳,径里盘桓。安知萍踪未定,人事多端。苦是骎骎隙影,芳菲能得几旬看。韶华好,且须玩乐,休待阑珊。
春日书怀
忙里过韶华,东风日易斜。黄粱应未熟,白酒尚堪赊。蝶魄迷幽梦,蛛丝绊落花。百年能有几,随分度生涯。
谢秋娘五首 其一
歌舞散,惆怅惜余春。锦样年华随逝水,梦中情事逐芳尘。寂寞想前因。
玲珑四犯
波暖尘香,正嫩日轻阴,摇荡清昼。几日新晴,初展绮枰纹绣。年少忍负韶华,尽占断、艳歌芳酒。看翠帘、蝶舞蜂喧,催趁禁烟时候。杏腮红透梅钿皱。燕将归、海棠厮句。寻芳较晚,东风约、还在刘郎後。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垂杨谁瘦。倚画阑无语,春恨远、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