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友人 其一
弟兄南渡各驰驱,几奉君王尺一除。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五桂家风殊未艾,黄(文津本作燕)山佳气蔼如初。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其一
抱病云山远,兴怀节物新。林红纷过雨,岭翠郁堆春。猿鸟时相狎,烟霞日自亲。可怜成底事,半世走风尘。
赠范觉民
范子廊庙器,至宝非凡璞。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岁行在辛丑,帝策询民瘼。造庭百千人,衣带矜褒博。平居议执政,至此舌为括。独余子范子,雅志不可夺。吐辞如涌泉,一发孰能遏。挥毫不停缀,盈卷无点抹。汉廷执戟郎,环顾皆错莫。纵横五千字,字字医国药。期于必伐病,非徒事迂阔。怪言一惊众,士论叹且愕。皆云布衣流,志在縻好爵。乃尔张危言,身谋胡太错。当时群宗匠,其间多龌龊。指言为沽直,欲使趋鼎镬。堂堂春官臣,主张独何确。谠议既冰释,众口不能铄。乙科忽大阐,秋天一雕鹗。传诵争取先,纸价为翔跃。声华顿辉赫,蔼然暨南朔。忆昔客东都,猥厕英游数。每于谈笑间,论议闻謇谔。诵语非沽名,生平真所乐。乖离三四载,遣我情怀恶。间者见眉宇,飒然意气豁。亟使罗酒浆,沈沈动清酌。秉烛夜相对,谈词恣嘲谑。公卿颇历诋,治乱亦商略。间出新诗篇,清制皆洒落。祇怀苍生忧,肯为穷愁作。少陵不忘主,气味若相若。倘使任言责,必有裨帷幄。奈何谏诤姿,久矣滞丘壑。似闻庙堂上,知己被新渥。一公丞乌台,一公相黄阁。吾君皆太平,二公繄深托。荐贤乃报国,看子翔寥廓。
留题光相寺
至人悲念摄冥顽,倏见光明指顾间。亿劫未曾亲见佛,一宵今得暂栖山。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閒。欲以残年奉香火,尘劳无计恋松关。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 其二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再和
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出尘秀句若霞摛,走笔豪篇逾响赴。吟安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秋天鸿鹄翥浮云,平地骅骝驱熟路。分忧制节绵万里,余事文章兼七步。千军独扫人共惊,八面俱来我何惧。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公诗雄富百雉都,我诗穷陋三家聚。行经北海恍自失,出见西施羞反顾。残膏祇欲借邻光,余润有如蒙晓雾。君侯雅志和薰风,圣主恩光深湛露。事业终期白日悬,功名已见青云附。愿公归侍玉皇案,天香复与金童炷。愿公西取王母环,云车直指瑶池骛。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顾我尘埃不足论,屈曲世间随所寓。
浏览全部 225 首
潘宰(孟的) 见余三生图诗广一篇见示再赋谢之
担水谁家渡,牧牛何处村。未能逃劫数,犹是弄精魂。毛颖含云冻,鹅溪带雨昏。强从泡影里,摹模去来痕。
题自绣梅花诗图 其一
屈铁孤梅葬古苔,巡檐寒萼冻难开。分明一幅鹅溪绢,绣出诗人小像来。
隽老水墨
之人勃海后,所尚亦潇洒。不承春秋学,乃好水墨画。鹅溪吾乡里,有绢滑如砑。君凡几多笔,为我秃数把。
义试诗 孔明草庐图
南阳高卧屈将军,往事流传水墨昏。莫讶轴闲茅屋小,个中藏得汉乾坤。
答刘诚本寄画
故人昔别能相忆,远寄新城水墨图。木叶尽含春雨润,石根犹带晚云孤。啼猿远过盘陀岭,归雁忽沉彭蠡湖。已办鹅溪玉色绢,南归问子写蓬壶。
仙都山
佳住从来说鼎湖,兹游直欲到清都。参天玉笋千寻许,堕地金莲十丈无。江观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识方壶。直须买取鹅溪绢,要画沧洲水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