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六首(并序) 和贫士
吾闻戴安道,不对王侯琴。当时岂不能,低眉求赏音。一曲朝得闻,千金夕来寻。舍之不肯顾,轻重得所斟。小人一时快,君子百世钦。贫士繄此辨,士乎当正心。
送晦翁十首 其八
白鹿堂中巧铸颜,天留一派在庐山。它时沂水春风里,笑我于中独自顽。
见梅有感一首
十月潇湘尽放梅,南枝仍避北枝开。客愁无奈春消息,肠断江南驿使来。
寄题识山堂一首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公更识真。
早春示陈元达一首
北陆藏冰后,东风入律和。梅因三弄少,麦赖六花多。簪盍思喧马,灯游羡闹蛾。躬耕吾不倦,其奈没田何。
和陶诗六首(并序) 和杂诗 其一
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窄。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江南记旧游,不历歧王宅。
浏览全部 205 首
葬书语 其一
葬压龙角,其棺必斲。朱雀和鸣,子孙盛荣。朱雀悲哀,棺中见灰。
一剪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
追挽王彦昭
庭下槐阴尚未稠,那知夜壑竟移舟。忍将文字镌金石,愁见衣冠葬土丘。雨露既濡空北望,江湖长在只东流。孝思赖有传家子,为作高堂百世留。
丹诗
太乙坛前偃月炉,不消柴炭及吹嘘。金翁跨虎归瑶阙,姹女骑龙到雪壶。采得三斤寒水玉,炼成一颗夜明珠。从兹只用抽添法,产个婴儿一似渠。
挽廖县丞止信
盛时文物晋风流,天上归来雪满头。富贵十年成往事,衣冠千古葬荒丘。骑龙无复朝双阙,跨鹤犹疑在十洲。一曲哀歌两行泪,飘零遗藁付谁收。
上陵者篇
步出城西关,松柏郁盘盘。道逢上陵者,手指西陵田。借问葬者谁,大将葬衣冠。大将非战死,军中答刺罕。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