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 其二
谁将兔消长,用卜月阴晴。三穴由来暗,中天本自明。金盆如未满,玉斝为谁倾。处处随人去,长空不送迎。
寄熊叔雅
天上郎官宿,人间又几年。莫思华毂贵,好种锦溪田。山色青盈眼,梅花雪满川。傥因鱼雁信,时寄两三篇。
归雁亭次东坡韵
平时何惮不成归,犹向亭前送雁飞。弱羽可堪缯缴密,寒沙那得稻粱稀。燕吴真恐音书绝,城郭犹疑今古非。若为哀鸣相原野,依随岂惜共卑微。
以纸衾寄叔飞代简
我有江南素茧衣,中宵造化解潜移。隆冬必可独不死,分向苕溪雪闇时。
咏蜡梅
江梅已胜犹非似,此外余芳更堪数。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著语。世间初无字可夸,且随颜色称蜡花。醉人香味解禅定,捩眼静伫辞纷华。徐熙画花只画神,黄筌细琐皆逼真。要须别花如别画,只恐此心难付人。
病痰有感
气堙风贯血行迟,运用工夫了不知。待尽生涯蚕作茧,就衰榜样发缲丝。稍因对酒头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更若寻思年少戏,如何不送老头皮。
浏览全部 717 首
题怀素自序卷后
狂僧草圣继张颠,卷后兼题大历年。堪与儒门为至宝,武功家世久相传。
访张鉴秀才兄弟
眼看霍霍万钱食,便就匆匆五鼎烹。何似张侯五兄弟,闭门相对饱芹羹。
藜科(藜科丛生庭中,白露日,割而为帚。是日取藜无蚁。谚云)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晚兴二首 其一
偶扶藜杖过傍村,却倚禅床坐小轩。日落鸦栖津树暗,人归鹤踏钓船翻。挽弓从笑识丁字,刺绣终胜倚市门。羹芋一杯吾自饱,诸儿强为置盘飧。
八音歌 其一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曲生。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杂感
鲁国多讥儒及戏,秦人惟以吏为师。莫教山鸟惊章甫,应学村氓戴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