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寄杨德逢
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穿沟取西港,此计当未获。翛翛两龙骨,岂得长挂壁。晤言久不嗣,作苦何时息。炎天不可触,怅望新舂白。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其三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
舟过长芦
木落草摇洲渚昏,泊船深闭雨中门。回灯只欲寻归梦,儿女纷纷强笑言。
送郑叔熊归闽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尝持一尺箠,跨马河南北。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镌刻。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黄尘彫罽裘,逆旅同偪仄。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思北山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浏览全部 1783 首
京都次马伯庸尚书 韵二首 其一
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閒挂暮檐低。春从绿树阴中老,云补青山阙处齐。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重阳日寄瑞安留 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见招不及赴
落帽沾衣总失真,追随萸菊亦劳神。酒无肴核依然好,家有溪山岂是贫。沆瀣从空来夜气,青冥随处际秋旻。不知此是登高否,为问慈恩塔上人。
易州道中咏怀古迹五首用杜工部韵 其三
两峰削立势如门,隐约林坳见古村。落木远峦烟黯黯,孤城平野月昏昏。朔风似诉燕丹恨,流水难招侠客魂。千载悲歌徒感慨,一镫青史细评论。
挽孟待制驾之
有志明时竟不伸,士林公议惜斯人。秋风断雁从谁托,老木清霜见本真。草草杯盘千里别,悠悠天地一丘尘。题诗忘却伤心处,为是传家有凤麟。
春晚写望
不觉春芳晏,翻成客望劳。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击轊争轻幰,书旗炫缥醪。随宜歌白纻,都士半云袍。
山枣道中
疾雷将雨风怒号,夜半破屋声嘈嘈。平明野水一犁满,浮云忽散青山高。三湘归来故清绝,半载何事徒捐劳。可怜辜负春已晚,莺老花残空浊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