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柳山人壁二首 其二
我病屡穆卜,山人不面谩。常言千日厄,未许一朝安。地上庸医满,天边恶曜攒。归根与复命,自笑此何难。
送郑丈 赴建宁五首 其三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梁父吟并序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刻玉检而请命兮,何事秘而弗传。嘉梁父之草木兮,被赫然之宠荣。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犹彷徨其行声。夫天运之适合兮,虽圣其犹莫知。彼河之洋洋兮,虽美而不济。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岂其不可一兮,伊所遇之独异也。虽伊周之辅世兮,曾何足以自喜。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日月幽而不明兮,遭玄夜之方长。竞铁钺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汉氏之为的兮,而不遗其余民。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搢珽瑁于盗贼兮,何不朽之可几。曾死亡之几何兮,苟乱世以自免。幸此土之平乐兮,依镇南之不远。余耕兮隆中,地沃衍兮宜稑穜。相原隰而下上兮,町厥壤之百亩。彼二代之民乐兮,岂不爱其皆有此。偷予腹之独饱兮,视岁行其在酉。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浍畎。禾穰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霜露下此秷楤兮,余与牧之竖被之。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邻之父刈之。贡龠合于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俾君父之启魏兮,相祀事而勿失。昔文王之盛德兮,奔走商之暴虐。蔑君臣而自恣兮,吾何用乎此粟。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袯襫。余力耕而胼胝兮,藉丰草而一息。扣牸角而长歌兮,声中云门之律。历山已芜兮,鸟下啄其凫芘。有莘之臣日以远兮,野老锄其故泥。计其食此兮,月不能一钟。耻一夫之释耒兮,故为无所用于耕。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其微隐。余诚遗望不可逮兮,复嗣岁之将兴。
王木叔秘监挽词
美人昔来芙蓉傍,山为发灵水吐芒。美人今归在何处,箫哀鼓悲葬前冈。我欲从之似云出,友风子雨游四方。梦魂无凭不可挽,坐揽衰涕终摧藏。
戴肖望挽词二首 其二
老失平生友,悲寻路转迷。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草与地萧瑟,云垂天惨凄。无因再商略,短日送寒鸡。
潜经阁
当日先生住一轩,手抄六籍自忘言。至今遗墨如新写,付与楼居四世孙。
浏览全部 394 首
胡笳曲 十六拍
乃知贫贱别更苦,况我飘转无定所。心怀百忧复千虑,世人那得知其故。娇儿不离膝,哀哉两决绝。也复可怜人,里巷尽呜咽。断肠分手各风烟,中间消息两茫然。自断此生休问天,看射猛虎终残年。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二
复有忧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马周笔下文章妙,贾谊书中太息长。治世可能无利病,吾徒自此卜行藏。亦知自系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
送遂宁海泉州权二友 其二
权也名家驹,遇我以父执。谓可张吾军,咄咄反见逼。惯以劣斗胜,况乃缓缚急。福建与漳泉,佗州终不及。
再和 其一
长安贵公子,对雨饮正剧。明釭艳华屋,今夕知何夕。岂同扬子云,反闭一廛宅。稍醒问予酒,已复忧甔石。贤愚置莫论,俛仰共陈迹。世路日参差,咄哉随所适。
病后访梅九绝 其九
菊得陶翁名愈重,莲因周子品尤尊。后来谁判梅公案,断自孤山迄后村。
广诗中八贤歌 诸暨蒋智由观云 其四 义宁陈三立伯严
义宁公子壮且醇,每翻陈语逾清新。啮墨咽泪常苦辛,竟作神州袖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