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吕锡入闽省觐
吾友邓善之,从游多佳士。其间最妙龄,英英有吕子。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忆昨初过我,丰度如冰峙。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闭门肆探讨,往往穷日晷。刻意逗幽深,飞辨摘讹记。我欲浚其源,融液会众理。何事遽索去,明发事行李。八咏须恣游,三山亦甚邃。人生著彩衣,侍官真乐只。行当拜家庆,亲颜为渠喜。非复旧阿蒙,有子能如此。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轻视。
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和任东津山长
吴兴学法遍诸华,吾道元无迩与遐。今日谁能留下马,古人犹自酹先茶。肯开燕豆惊流俗,共喜皋比得当家。入手新诗惟重拜,颉颃那得并飞霞。
荷花辱于淫邪陷于老佛几千载自托根濂溪而后始得以其中通外直者侪于道而近世魏鹤山又推本周子之意取泽陂之诗所谓硕大且俨者归之君子焉明伦堂后新池骤著花教授遂见之诗且有取于周子香远之句寄兴远矣因次韵
道中何物不生焉,顷刻能开碧玉莲。根脚好时花发越,源头活处水漪涟。唤醒佛土从前梦,细绎陈诗最后篇。霁月光风真洒落,千年此意后谁传。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 其二
窘步殊蹒跚,户限久不踰。若或絷维之,愧彼空谷驹。俯焉念平生,我亦酷信书。所得不偿失,每与忧患俱。饮水饭脱粟,此意岂愿余。贫实为我累,舍贫将焉如。堪嗟嗜利者,死甘谥为愚。
和陈无逸九日 其一
扬鸾设醴奏丝桐,九日台头咏渚鸿。宣远风情虽旷代,渊明霜气直横空。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莫笑东篱太岑寂,南山长在醉醒中。
浏览全部 389 首
怀陈司马孔震 怀陈司马孔震 其四
五湖曾是学鸱夷,到处轻赍任所之。安得云窝陪杖屦,钧天乐奏自明时。
和李侯九日 其一
自愧羸瓶在井湄,颇思时复一中之。平生殊欠题糕字,今日堪怜对菊时。乌帽已忻新得酒,白衣谁似更携诗。吴兴太守真三绝,烂醉轻教玉笛吹。
九日寄渭南文友
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怀君九日登临处,知向何山向道山。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与真上人一二禅师题玢寺主院
杖屦相随任处便,不唯空寄上方眠。归时亦取湖边路,晚映枫林共上船。
同詹明诚傅茂元游晞真馆有诗因次其韵
橘柚垂红古观秋,归途邂逅得寻幽。晴沙散策随山远,夜月回船信水流。胜处无诗端可恨,它时有酒更来游。相陪二妙平生友,老矣襟期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