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行看表门闾,乡邦夸盛事。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余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姻且契比来吴惠教五绝笃叙故旧情谊蔼然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 其二
谁知白鹤早登门,遗墨犹余屋漏痕。师友百年同慧脉,固应自有不云存。
有翅天马图
何年尘镜昏乍洗,金背涌出状怪诡。自古空言马生角,今乃见马生两翅。恐是渥洼种,往往感龙气。龙惟神,飞行天,若傅两翅何足贵。想似穆天子会瑶池,肉多身重不得飞。一朝乘之逍遥出六合,奔风轶电那容追。万里一息日未旰,当时从官无乃疲。或云车辙马迹往往有,如此安用彼翅为。徒留诞谲诳后世,我愿观者更勿疑。我闻西王母,参目而虎首,物以类应固宜尔(同上书卷七)。
送洪竹堂
家住西湖西,爱吟仍爱竹。富贵岂不好,变灭如转烛。一昨流落后,破垣竹犹绿。往事何用访,得此良自足。胡为被书误,弹冠向苕曲。三年饭脱粟,不饱而况肉。颇有青衿子,对之寻旧读。时复吐佳句,家山如在目。不知竹是伴,谁护苍玉束。官满还滞留,欲归未可卜。无钱买扁舟,迁居更勿促。悠然谢此君,行止任迟速。新年雨雪深,忽已归期告。天公似有意,为尔开晴旭。士固不可料,穷久理当复。东风吹浩荡,万里奔鸿鹄。
毗山之居不皆竹也而其所尚友独在竹遂擅此山予观野纵 横陈荆扉半启小舟划 柳下不觉欣然呼渡径入万竹烟霏中山灵颇怪俗客何自来耶因留诗云 其一
指点山居向那边,闭门花木养风烟。邻人不馔苍玉束,一一而今欲造天。
和刘朔斋海棠
人物当今第一流,以花为屋玉为舟。晓妆未许褰帏看,夜醉何妨秉烛游。锦里宣华思旧梦,黄州定惠起新愁。何如归伴徐公饮,稳结一巢花上头。
浏览全部 389 首
至元庚辰繇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二首 其二
多病相如已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鲈鱼莼菜俱无恙,鸿雁稻粱非所求。空有丹心依魏阙,又携十口过齐州。閒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
日日出东门
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悬知百岁后,父老说故侯。古来贤达人,此路谁不由。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再集一首寄徐子容侍读
更为后会知何地,想见归怀尚百忧。念我能书数字至,似君须向古人求。三年奔走空皮骨,万里风烟接素秋。寂寞江天云雾里,鹡鸰飞急到沙头。
再次韵 其二
扰扰胶胶度岁年,只应今夕暂休閒。又闻玉烛更新籥,那得金丹驻旧颜。是处碧烟闻爆竹,谁家红玉拥颓山。挥毫不作惊人语,句法由来似梦间。
寓郁林著易传有感 其二
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
岁暮言怀呈诸友
万事无成只一吁,穷年况复叹穷途。功名未立头先白,贫病相仍气尚粗。富贵早知皆有命,穷通料是不由吾。会须开口随时笑,一曲长歌醉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