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陈正德长慈湖(并序)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
                  
四安道中所见 其八
 
                    依约茅茨傍翠微,炊烟孤起半开扉。早禾趁日连耞闹,老荚争风拍板飞。
                  
柏生两石间千岁终不大韩子则欲移之平地以遂其生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苏子则欲安之石间以全其生二说若异然韩子爱惜人物以有用者也故又曰伤根柏不死千丈不难至苏子爱惜名节以自保者也故曰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爱柏一也虽然处险难而出险尤难金华倪君老儒也以柏山自号因取二公意赋诗寄之
 
                    柏生两石间,平地盍移置。平地岂不好,又恐伤生意。两翁为柏谋,其虑各已至。受命独也正,固与凡木异。夷险犹尔殊,而我本一致。但能全其天,所择不在地。我闻柏山名,抱艺久不试。自种秋柏实,离离满山翠。石碍曾不伤,地平亦不肆。岁月渐婉娩,冰雪几凌厉。此柏初不知,老大见根柢。一笑谢两翁,何省为荣悴。
                  
大水后得雪 其一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夸。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
                  
次韵八咏楼
 
                    八咏楼中景,都从笔下收。使君容此客,诗卷重于舟。我颇曾三至,君应倍四愁。潇湘与章贡,千古只同流。
                  
劭农日漫成
 
                    白发红颜乌帽翁,年年从尔觅年丰。争看汉诏来身畔,便觉豳诗在眼中。且喜畦秧三日雨,莫愁花信几番风。我今亦是惰游者,不稼而禾愧食功。
                  
              浏览全部 389 首
            
送陈使君二首(梦龙) 其二
  
                    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
                  
赠大中镇国长老
  
                    昔从东南来,税驾依金地。迎风步峻阁,始眺澧阳市。苍茫烟雾下,一水萦如袂。夷落杂连峰,精庐遥相峙。宅土信羁客,杜门忽弥岁。风云一萧散,身世两无累。怀归怅有感,史迁念留滞。引脰企昔游,野马埋苍翠。何时篮舆去,复将老师值。请扫岩下石,为述空王偈。
                  
别张从道
  
                    官居相并日相过,盈岁光阴不觉多。每幸开心互询度,都忘倦迹久蹉跎。新除忽遂东归欲,雅好其如远别何。把酒不辞金盏溢,预将离索就消磨。
                  
融州和孝若韵见寄并谢真爱赏梅之集复次韵奉酬 其二
  
                    同病齐年各老成,喜君勿药近安平。篮舆不惜寻梅过,藜杖何妨倒屣迎。潘令剧谈听至夜,刘郎新句和来清。疾行每愧穿杨手,金榜君居第十名。
                  
宿康谷晓归
  
                    山寺鸣鸡促晓驺,篮舆冲黑过峰头。天低路向云中落,雾重山如海上浮。竹叶随时供野酌,桃花何处问渔舟。松泉满眼行将尽,已动红尘簿领愁。
                  
雨窗即事
  
                    羞将铁砚磨,万事总谈何。断酒除狂兴,看书起睡魔。霜林秋色惨,山馆雨声多。安得乘渔艇,空江挂绿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