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王寅甫御史游南山韵
平生爱山苦趼足,况此对面美冠玉。也曾杖屦极跻攀,稍度湾埼转虚曲。径踏青螭脊上行,所历渐高山渐束。红亭白塔出湖外,下瞰诸峰等臣仆。祖禅晏坐服生狞,法席宏开俨清肃。何人梵呗呼僧定,划然透户如击筑。浮岚暖翠忽纷披,依依精舍傍修竹。至今犹作咿唔声,饱食颇惭空洞腹。崎岖竟日亦已劳,应接满前端为目。道人对境了无羡,折脚铛中煨脱粟。小立为尔起深悟,愿事扫除甘播掬。峥嵘岁月苦难记,三寸稚杉俄立鹄。山中老宿亦向尽,访旧无人空感触。细评道人似豪家,台殿耽耽枕岩谷。当时气象雄一方,谁教劫火烧糜竺。十年旧观未全还,金钱奔走倾缁俗。何山试问何所有,一溪清泠嗽寒绿。入门使我意也消,不省人间有华辱。殆是高人胜士徒,山灵笑许兹论笃。旷荡幽深两俱胜,胡不重游勇奔鹿。多病欢娱久去心,良辰美景宁相属。昏昏午窗供坐凉,跳丸西走白日速。夜来可奈风雨尽(周本作多),尽力催花亦良酷。痛杀新红三万片,园林惨澹余老木。作诗遣愁愁未遣,那知翻作愁根窟。古人真欲焚笔砚,苦语殆可书绅笏。颇怜阮屐共嵇锻,更笑周妻与何肉。留连一物即是碍,羡君开襟少嚬促。爱诗乃复宜相似,句语卓荦光透幅。倦还始觉心和平,人生有手莫操牍。
和李侯九日 其二
几回九日九江湄,杖屦从容信所之。下噀远寻观穫处,东篱想见醉眠时。共陪今日吴兴守,犹记当年己酉诗。我亦平生知所慕,飘飘衣裾任风吹。
拂菻天马图
赤手谢衔辔,踏蹴翻九衢。健哉此女子,果胜大丈夫。
西岩使君上冢过霅首访敝庐又会能静话旧感慨情见于辞所以道别
自为旴江行,最声日飞驰。赤子问襦裤,白云满鬓髭。苕边重会晤,握手慰所思。旧有泷冈表,三读起懦衰。乃翁平生志,正在造膝时。曾击戚畹悍,曾疏公田欺。曾陈岘山急,或讶话太危。移疾逃相印,何忍张悌为。全归干戈际,一致视险夷。象贤有令子,纪实无溢辞。刻之并纂疏,自足永久垂。忆昔姑孰守,欲碎脱靴碑。博士何伟哉,奋身力护持。粗沙与大石,彼计竟莫施。遂令两图在,留作千载奇。此事关世道,矶激我匪私。他时记先友,要当附见之。顾我穷未死,仅存骨裹皮。殷勤绨衣贶,古道其在斯。无物当赠策,远大以为期。愿勿忘吾州,岁晚托茅茨。
寄昌化孙梅泉
挥手秦稽信宿然,未行俄已两周天。云缄尺素惟开后,雪辊双溪恐堕前。高谊谁能似孙宰,旧题应复记苏仙。何时布袜青鞋去,摘野芎苗古寺边。
和渔具十绝 其十
即此是庾冰,醉棹舞波面。何似宫亭湖,为我觅如愿(楫)。
浏览全部 389 首
湖西九岩为一峰题 光霁岩 其六 英公岩
翠掩千寻洞,青窥一窍天。人间无绝境,不要问桃源。
次伯仁过道傍田家韵
桃源千载锁烟云,若辈安知古有秦。恐是吴兴沈东老,一樽聊复醉诗人。
题桃源图 其二
图中想像晋桃源,问著桃源不敢言。只道乱来无境土,谁知静里有乾坤。年深莫辨烟霞迹,洞古犹粘苔藓痕。吟杖懒随刘阮去,漫寻春色到柴门。
古村,为曹迪 赋
魏国南来有子孙,至今人物古而村。松根曲处安琴枕,山石洼中注酒樽。汲冢文章遗竹简,秦人风俗尚桃源。海波不接天河水,要得仙槎径造门。
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一
最羡田居近古风,自余耕凿万缘空。因君想见桃源境,祇在茅檐鸡犬中。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 清旷亭 其四 小烂柯
促膝有仙凡,烂柯无小大。谁知桃源人,不在秦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