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三用韵 其二
惭愧长髯市入村,送诗踏冻到衡门。未愁顾兔千毫秃,持看阳乌三足蹲。我亦欲寻安道去,人应共怪阿先存。界天雪岭依然白,更忆当年李仲元。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 其七
两山南北峙,四水贯此州。登临岂不嘉,出门自寡俦。客乡几重九,岁月如奔流。萧然具果饮,聊以散百忧。平生和陶集,韵高乃敢酬。乃复咏歌之,岁晚葆姱修。
再和杨求仁何道二山韵
雪堂西席雪江水,广文先生是乡里。此翁平生事崛奇,欲上虚空鞭騄耳。迩来深藏老锋锷,未许容易试越砥。插天光气尚历历,若为著渠岩石里。仲华本愿郡文学,百年功名一日起。峥嵘今不少自贬,吾道毋乃太孤峙。苦将新句调山灵,不遣陈迹蹋死鬼。世俗贵耳不贵目,谁得其皮兼得髓。翰林主人墨客卿,会将此事全付子。吾衰正复何所用,两钱之锥漫苴履。固知梅老难抵当,夜半偏师来研垒。襆砚囊笔俱坚坐,尔以不战淹客晷。天地冻合万木僵,军中颇怪多堕指。春风呼酒为解严,十部从事贤一纸。
次史德载韵示诸孙
我家无绛帐,贫贱人所弃。忽闻唔咿声,老怀倍欢喜。比邻亦惊怪,捩眼不敢睨。先生史鱼直,自谓骨不媚。珠玉在短褐,深藏未轻市。而况门阀高,指不屈第二。肯应童蒙求,为尔觉昏昧。袖中一卷书,传之自名世。尔幸近得师,盍勉从学志。人品分中下,教法初无异。采芑复采芑,我田自新美。那似斥卤滨,弥望荒白苇。短园围败屋,不见花药丽。赖此小窗明,晴光开霮䨴。日长书好读,所讲先孝悌。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后池蒲稗深,竟日群蛤吠。也勿向池边,照影如孔翠。低头勤笔砚,翻墨满裾袂。男儿十四五,年纪非幼稚。不妨笑阿翁,愦愦长如醉。先生有雪霜,严威不汝霁。今朝发长吟,闭门苦觅句。老年谢丸药,殆似陈无己。区区古人心,今人知者几。平生颍川教,不作功名计。但令本根在,浮华终易燬。
七儿应复同客饮樱桃园摘新归以遗亲用其诗韵识所感 其一
闻汝相随入翠微,归时晚色已凄迷。樱桃为喜筠笼重,燕子休嫌茅屋低。我老恐妨儿辈乐,新诗欲继古人题。年高自觉摧颓甚,送客何嫌过虎溪。
溪边钓船
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风波苦不恶,鲈鳜满船头。
浏览全部 389 首
次韵子功赠王玉山 其一
要知爵服人人别,不信弦歌个个同。指点苕溪归棹远,西风吹梦藕花中。
留题广严寺
送客临平古佛祠,闻公房里住多时。骊歌不见金闺彦,浊酒聊参玉版师。龙像彫零余故塔,蛟鼍断缺有残碑。藕花未发风蒲短,空咏参寥七字诗。
赠传灯 其一
解印归来卧白云,风尘总不到松筠。身从宝盖依华座,手散天花听梵文。五峙法空霞作绮,一龛慧月虎成群。□知随处皆莲士,何事幽溪两地分。
道中六言
皋亭山前竹铺,临平镇下桑园。北岸方收缆索,东风忽动樯幡。
观宗室曹夫人画 其三
临平山下藕花洲,旁引官河一带流。雨棹风帆有无处,笔端须与细冥搜。
浣溪沙 听筝 其五 改参寥诗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繇。藕花无数满汀洲。五月临平山下路,蚕成衣褛麦成秋。人家多住浅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