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朱时发
菱桥脊梁硬如铁,天下拄杖打不折。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赠庄季路
老矣庄夫子,居闲肯厌贫。盛时更读易,忧道不无人。记往诗犹在,相逢意倍亲。尚期香火社,文字约遗民。
出顺天门归阳翟二首 其二
渊明在柴桑,意亦惮远役。岂无好事人,助子了耕植。还家赋归来,破自悔平昔。向时经由地,风雨晦行迹。欣然倚南窗,谓此可容膝。孰知刘檀辈,生有五鼎食。流风未遽远,此士真有力。伤哉谢太傅,辛苦至折屐。
即事六言七首 其二
少年与世无求,老觉心情自由。颠倒文章事业,追随倦鸟虚舟。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新春款南园,积雨寒不歇。起望海陵城,幸未还往缺。闻公得安还,未放车轨折。毫端倒江海,胸次湛明月。东风片帆来,乃复为此别。田园到荒芜,岁事有曲折。不见南山松,高卧拥霜雪。鬓髯凛可畏,此岂念容悦。愿公考其然,一向鼻头说。
冬日杂诗 其二
春景晴乃映,寒江晓不波。云山明客眼,风露净林柯。紫塞传烽急,黄池带剑多。苍生好苏息,天意定如何。
浏览全部 1363 首
送小师元贲
愧尔求师,为吾弟子。学虽无闻,道亦可拟。平飞辩月,照复流水。斯意斯言兮如不忘,行行??兮步兰芷。
令既有高邮之行而束孝 先兄弟索余诗云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于今已汗漫,更久将溯游。尝闻古人言,饕餮为共兜。谓恶岂必多,偷饱德弗修。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故余早知惧,誓将异人求。宁为寒饿嗟,不同富贵讴。此行况有获,师德高前修。因尝请子行,勉子无逗遛。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独瘳。虽爱谓予然,尚疑子终不。惜子有高材,竿幢揭华旒。苟能自摆去,不为世学囚。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何必请予诗,自合治子辀。
谈诗(六首) 其六
始学为诗鬓已霜,更无诗友示周行。前贤敢忘高常侍,徒羡渠生值盛唐。
将发福唐
尽此一囊粟,我行当有期。凉风吹天涯,增我别后思。结束向行在,问子还何时。初无济时策,处事多参差。环视中所有,无一施可宜。形骸久已病,敢徼当世知。不蒙朋友责,定遭儿辈嗤。矧此世外人,劝归常恐迟。相寻有如日,请盟吾此诗。
寄范佑之
吾子世罕识,他时醒亦狂。由来韵高逸,固自得轩昂。阮籍哭道路,接舆歌凤凰。之人亦岂病,相叹不能忘。
黄祊小店野饭示子坦子聿
山林久衰病,生世几清明。未作松根卧,犹寻溪上行。食新炊麦饭,尝馌啜莼羹。孺子虽知学,家贫且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