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求赵表之墨
超然堂中墨如戟,支撑宗门渠有力。参得诸方一味禅,以此示人人不识。病夫见之喜折屐,便欲投诗恐无益。主人不吝是家风,会见琅琅送圭璧。
读秦碑
秦人跨九州,欲以传万世。立石名山傍,往往章得意。至今见遗刻,字体甚雄异。壮哉苍藓文,未改回屈势。风雨所侵蚀,中有千丈气。严如虬龙蟠,深若铁石利。余威到山鬼,谨守敢失坠。汉魏能书人,亦岂可睥睨。未能识藩篱,何止趁姿媚。初无一日雅,但有三舍避。文章又奇古,迁雄盖苗裔。观其所称述,肯为尊者讳。巧言未大失,末乃为俗累。呜呼结绳前,此又谁与记。君臣共无为,垂拱天下治。春秋纪日月,大易垂彖繫。嬴氏厌休息,动以衡石计。斯翁变古文,程邈分篆隶。自此更滋蔓,日以趋简易。驰驱千百年,漫有纸笔费。谁能罢烦文,尽扫诸天外。此书虽见存,或以少为贵。持此槁木枝,我亦无甚愧。
赠日者张直夫
因循避世不求名,潦倒江湖过一生。贾谊定能寻季主,子云先已识君平。独行市肆口无语,懒踏权门身自轻。看甑生尘只坚坐,世间宁有不平鸣。
赠魏邦达张彦素
橘绿冬未黄,菊老霜变紫。不知风土佳,但觉日月驶。闲居得养疾,调气实在此。从今便休去,敢复为物使。谁能明吾心,旁邑有君子。
连日与一上人会话密庵清坐附火乃有山居气息因成一诗奉呈
春风吹茅檐,落日半花柳。余寒盛气来,佳辰为谁有。公来但默坐,有味皆可口。端如列鼎食,衣被以醇酒。烦言不知要,实自费斗薮。南泉山下人,了不计可否。山柴晚复焰,当为一举手。荒江甚泬寥,此味亦长久。不嫌薰病眼,重当为公取。
自阳翟至宁陵与虚已叔诸弟别还曹未久知止复来偶成二十八字
绿遍墙头杨柳枝,小亭春尽阻归期。头昏目暗无情绪,不比少年离别时。
浏览全部 1363 首
又答毡帐(补编)
卧病经旬减带围,清樽忘却故人期。莫嫌雪里闲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题慈恩寺默公院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春来老病厌迎送,剪却牡丹栽野松。
次韵和酬
共访迢遥深坞寺,仍随野老卖樵还。鸟栖已定人方到,暮色虽浓门未关。今宿岩房休问法,来朝蜡屐重登山。平生胜友殊难会,莫厌相携寂寞间。
挽郑筠谷先生 其二
朵殿簪毫著作新,翩然归钓两湖滨。病余应识闲居乐,官罢惟留现在身。经业隐修堪自老,礼堂写定付何人。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二首 其二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已因无食聊从仕,深悟劳生不问禅。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
遣怀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余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