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出顺天门归阳翟二首 其二
渊明在柴桑,意亦惮远役。岂无好事人,助子了耕植。还家赋归来,破自悔平昔。向时经由地,风雨晦行迹。欣然倚南窗,谓此可容膝。孰知刘檀辈,生有五鼎食。流风未遽远,此士真有力。伤哉谢太傅,辛苦至折屐。
春日十二韵
看花不忍摘,忆在历阳时。梦挟春风走,生嫌莫景移。老人扶杖隐,诸少倚歌迟。懒拙今谁问,漂流只自知。久无红颊映,但有白须随。一世半疾病,百年常别离。谩成归隐梦,频有送行诗。痛饮心犹在,高吟病不宜。未应讥偪仄,或恐胜肥痴。何日江南去,秋帆满意吹。
送一上人之京师
东风吹云十日雨,卧听城头打衙鼓。道人远自山中来,共坐南窗濯泥土。自然高韵到羲皇,岂止微言变齐鲁。万牛回首不震掉,一叶横江且掀舞。未能入水取蛟蜃,尚欲投戈代貔虎。念公守此非一朝,木病磈瘣无枝条。已尽千峰西岭雪,更梦八月钱塘潮。京城尘沙深一尺,是中莫留公履迹。权门蹲?儿女笑,我一思之不能食。片帆无事早归来,为公一洗山中石。
久不得才仲书因成二绝寄之 其二
病去诗无一点尘,亦知摩诘是前身。怜君更似西江水,合伴倚松庵里人。
四十二弟将还宾州相过夜话
兵戈久未歇,所至转抢攘。万里逢吾弟,三年走瘴乡。春风入古寺,夜雨暗浮梁。尚肯留连否,僧庐可对床。
己未重阳
病无佳思只深藏,漫绕东篱菊未黄。最是一年秋好处,可能无酒过重阳。
浏览全部 1363 首
分绣阁夜作二首 其二
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堂阴置石双嵽嵲,石脚立竹青扶疏。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东斋杂书十二首 其一十
养生有妙理,省事与寡言。于此能力守,众说皆其藩。扰扰斲汝本,譊譊伤汝魂。要当俱置之,息深踵自温。
送萧颖士 赴东府得引字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咏史十四首 其七
世祖中兴主,手拯三纲颓。温温东海王,废弃同草莱。子房致园绮,国本无惊猜。乃知隆准公,决断何雄哉。邓侯奉朝请,严生归钓台。高光可并驾,史论空喧豗。
水调歌头 赠实庵
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余。双全道法,横拈倒用总由渠。只这元神元气,便是天兵将吏,除此外都无。说与洞蟾子,定里作工夫。守为胎,用为窍,假为符。既明此理,何须苦泥墨和朱。若使精凝气固,便可驱雷役电,妖怪悉皆诛。行满功成日,谈笑谒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