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再和四首 其二
归来深欲断尘缘,常拜青词密吁天。既幸此身无玷辱,更欣尽室得团圆。扪心只合安三径,度力那能障百川。若也天公终见念,从今便是再生年。
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因以述怀
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果续佛慧命,作大善知识。我虽登禁涂,无功亦无德。但有忧国心,徒劳竟何益。挂冠归林下,面亦无惭色。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一见双眼明,欢喜几折屐。第念我与师,彼此头颅白。世路方艰难,老去合休息。师既归故乡,不应复他适。愿言却世缘,来伴我幽寂。相看成二老,永为闾里式。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其一
士农工商,古有四民。惟儒最贵,但患非真。诚能力学,进必有因。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用金克家韵赋梅花
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祇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俗眼但知夸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大家管领须宜早,莫待飘零作地茵。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 其四
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从前万事皆踰分,只合归休保此身。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十六
晚上危亭忆孟君,龙山一醉见天真。堪嗟东道空遗臭,争似尊前落帽人。
浏览全部 1146 首
挽郑通判(守仁)
厚重公清誉蔼然,人言端似楚公贤。为官不取横科势,佐郡何妨二十年。徐邈介通常不变,阳城抚字已先传。双旌原上行人泣,况是交亲泪迸泉。
送汪大渊赴永州通判
都门晓日动鸣珂,渐觉东风转玉河。佐郡正当湖北路,离筵遥和郢中歌。十年自守春秋学,千里谁优政事科。老我临岐重回首,眼前朋旧已无多。
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永州饮别钱太守昕
江亭酌酒与君别,宦况如君亦壮哉。三郡苍生怀异政,十年清议惜奇才。却金人去难留住,载米船回挽不来。自古登贤重循吏,会看高步上三台。
挽周仲深郎中词
才力轩轩动汉庭,清时指日致功名。一同在昔歌遗爱,两郡于今有治声。使节暂分秦望重,郎星初近太微明。死生契阔空泉壤,赙典殊恩世亦荣。
送牟景阳
清才曾赞玉堂臣,婉画旋登阃幕宾。蜀郡衣冠家谱旧,河阳桃李政声新。骊珠落纸成文富,鲸浪飞艎督漕频。正是前贤遗爱地,摩挲苍藓认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