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读退之集
素瑟朱家古韵长,有谁流水辨汤汤。东家学嗜蒲菹味,蹙頞三年试敢尝。
探题得小桥
寻幽路穷处,略彴跨回溪。一水虹相映,双华鹤自栖。浅痕过钓艇,斜势截横堤。弭节谁凭望,秋光遍水西。
陈奉礼宰四明
大庭联袂掞英华,龙凤池名在一家。雁塔墨痕鸰继序,桂林春色棣交花。袍薰茂草萋萋远,樯竖归风栉栉斜。灵越弦歌皆胜践,递赓清思赋余霞。
移病还台凡阅半岁乃愈始到家园视园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叹二首 其二
卧治无功赐告回,骤叨鸣履上中台。壶公天壤非真死,蒙叟轩裳是傥来。经灌早蔬扶陇出,失刊园蕊犯檐开。此身疏拙真丘壑,不是当年王佐才。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其一
沆莽团红上晓原,露英风叶隔尘喧。天边一寄冥鸿意,越乙荆凫判自翻。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早夏乘休沐,离襟属饯壶。欣同佩荷橐,恨及唱骊驹。感恋陪云筑,翻飞别帝梧。腾装照鱼服,行帐绕犀株。惭去班中诏,宁容滞左符。惟应九里润,蒙福在京都。
浏览全部 1589 首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一
名家侠节世称贤,七十餐霞偶列仙。结客长安曾置驿,买山阳羡久成田。书来济北春鸿远,梦落吴门晓月悬。为问庭前双玉树,青葱欲赋上林篇。
送刘监生还京
官船一棹大江流,才子还京赋远游。帆带夕芜依御苑,梦随凉月到家楼。长淮雁影催寒曙,近郭砧声报晚秋。此度金门应早达,莫令乡舍久淹留。
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玉山墨工魏元德名一时赠之以诗
魏郎应得庭圭法,未数松泉与雪堂。万杵熟胶香入剂,一螺点漆黑生光。抡材合致图书府,留价争倾翰墨埸。我有诗囊须剩袭,草玄归去老山房。
治装北归赋寄荪簃
中年偏惜别,久客亦宜归。人趁吴船去,心随越鸟飞。相逢惊岁晚,所愿与身违。鸡黍平生约,何时待一挥。
题清溪庄三首赠顾副使 其一
阮生常避俗,平子正归田。种秫供生事,为楼队列仙。沙行随鹭迹,湖泛趁渔船。月下闻高咏,应多感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