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奉和胡右丞视学所赋
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寥寥千余载,间有或盛衰。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寄唐君益
秋日晴如春日迟,山间水际尽光辉。江湖顿减骚人咏,父老争夸太守归。岁晚莫惊松易叶,时来又见锦为衣。门前行马虽崇峻,应许衰翁一叩扉。
和蒙轩
蒙轩高占山之垭,其上五顶皆生茶。仙崖云雾不复见,上峰紫笋今为嘉。地宜物产种植广,疲民所恃如禾麻。朝晡衣食足生计,赋税力役供王家。顷者憸人献榷议,百弊滋长多檗芽。川驰陆走穷岁月,泣血无告天之涯。近从吾蜀远秦陜,生意凋落成咨嗟。天高听卑诏令下,欲使德泽沾荒遐。使节西来善询度,刬削弊蠹除网罝。山翁野老尽欣悦,市井歌舞尤諠哗。凭轩一望快远目,满山和气凝丹霞。圣君仁政贤臣布,信矣原隰生光华。
有感
春秋二百四十年,彗星三见书简编。当时灾异岂止此,无乃旧史失其传。咸平距今十八载,数出妖象垂经躔。圣君忧劳畏天戒,责躬下诏殊恻然。吏之不良民失职,思得谠谕绳诸愆。太平日久德泽厚,济济多士追昔贤。穷幽极远尽闻命,爱君虑国谁敢先。闻陈药石宜有补,勿谓纶綍为虚言。
道州何道士相会于途次匆匆告归余亦北还作诗致远别之意
九疑山色望中青,似与湘江展翠屏。终日掩关澄俗虑,有时开卷读仙经。谈端往往该穷达,酒兴悠悠混醉醒。南去北归皆惜别,更嗟衰鬓尚飘萍。
寄眉守黎希声
千骑骎骎出锦城,乡人翘首望先生。二年为郡应须乐,数日游山已快晴。泉石有谁陪道话,云霞无限惬诗情。红尘拂袂良朋少,时向西风愿寄声。
浏览全部 409 首
常禅师塔 其一
当时道价极光华,鸷兽相随共一家。象去虎亡师亦老,不须百鸟更衔花。
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二首 其一
父子双晁董,中兴只一家。里刚金百鍊,表粹玉无瑕。死力扶忠善,生平嫉佞邪。古人少全传,公传即非夸。
西江第一楼诗(有序) 其七
杰构初成绝点氛,佳名新扁重高文。风窗月槛凌千尺,水色山光占十分。京口不须夸望海,吴门何用数齐云。太平无事群生乐,得遂清游感圣君。
枯木次择之韵
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人道心情顽似汝,不须持向我侬夸。
游凤凰山故宫至高禖台鸿雁池
衰草寒烟老木风,南朝佳气落秋空。璧来山鬼遮秦使,盘泣仙人出汉宫。坏埒尚传祠乙鸟,荒池曾见射飞鸿。骚人自古多离思,长在登临感慨中。
雪窗画兰四绝 雪窗画兰四绝 二
苍苔白石蔽芳丛,湛露幽香湿翠蓬。自古佳人老空谷,不须零落怨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