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秋日杂咏十首 其九
天南谁把尺书传,老眼经秋自不眠。鼓角声回窗未掩,可堪残月到床前。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 其二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
感松(并序) 其一
瑟瑟声微冉冉香,炎天瘴海变清凉。从今莫遣儿童斫,留取浓阴庇一方。
览义叟秋香二首词情凄惋使人感叹义叟新有闺房之戚因戏续其韵且知予感念故人不忘之意 其二
冷艳孤芳孰与俦,此花飘尽更非秋。岭头赖有寒梅在,接续幽香入品流。
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 其三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只有猕猴性,年来亦渐调。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 其一
老农麦熟还忍饥,蚕妇见丝翻泪垂。耕田辛苦竟何补,长安游手多轻肥。良牧忧晴复忧雨,咄咄书空应自语。皇天于物无偏颇,不须怨嗟梅雨多。
浏览全部 525 首
偶成
绕屋栽梅亦可人,最怜夏月绿阴清。前村雨过山如洗,深径风来竹自鸣。涤砚不嫌池水冷,写书爱傍午窗明。近吟未许人知得,且向梅边隐姓名。
长相思 寄迹荒坞一月感而有作 其二 荻溪农家
朝来晴,晚来晴。罩屋桑阴分外清,短檐鸠妇声。云须耕,雨须耕。新织蓑衣掩骭轻,竹枝歌太平。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其一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鸧鹒来一鸣。
小窗
小小明窗瞰水开,惜花常是手亲栽。春山欲晓听莺语,社雨才晴认燕来。自涤砚砖闲试墨,笑持茗椀胜衔杯。有时细鍊推敲字,搔首斜阳立几回。
天仙子 读书 其二 写字
砚池新水涤晴窗。笔底生花墨带香。山阴书法拓开皇。惊凤翥,骇龙翔。宵雾朝烟纸上光。
赠小姑墨娟女史(1) (云句)
冰壶()涤笔不沾尘(),绮阁闲吟得句新()。借问小姑何所似?一窗明月是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