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挽虞沧江提刑 其一
南渡称名相,西来见嫡孙。蜀珍交友盛,雍国典刑存。桂苑连鸣鹿,枫宸拟簉鹓。平生经济略,雅志在中原。
贺新郎 其一 甲申代亲庭送崔菊坡出蜀
万里归朝去。倚江亭、绿波碧色,一川晴絮。赢得威名留草木,玉垒雪山高处。未应减、平淮裴度。见说金瓯书字久,待公来、便作商岩雨。休忘却,蜀都赋。旌旗回首春城暮。听樯头、飞燕似把,人情低诉。两两三三鸥鹭里,拍拍船儿一羽。算惟有、清芬载取。百万人家儿样恋,恨柳风、不为留连住。离梦绕,沙堤路。
寿蜀帅 其二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自和山房十咏 其一
新来诗思与秋清,野径无人适意行。道尽青松知小雨,隔林怪在竹鸡鸣。
沁园春 其二十一 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全州道间 其三
林坞禽鸣高树,溪桥人立危栏。芳草铺平绿野,白云界破青山。
浏览全部 813 首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投晁子止制置三首 其二
吴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宸心宽北阙,老子在西楼。召伯出分陕,卫公归相周。衮衣人惬意,重为雪山愁。
寿虞丞相 其六
三边骑火照桃林,髀骨浑惊岁月深。衮绣东征非有意,衣冠南渡不甘心。人皆稳步金悬印,公为捐躯雪满簪。将相勋名千古事,试将全传细推寻。
沁园春 其五 乙未代寿尤制帅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朝来鼓角声雄。庆元帅新除初度逢。任西风局面,人皆澒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三将军歌并序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数点首。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夷兵入城公步战,炮洞公胸刀劈面。一目劈去斗犹健,面血淋漓贼惊叹。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尸如铁立僵不倒,负公尸归有徐保。陈将军,福建人。自少追随李忠毅,身经百战忘辛勤。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台。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公方血战至日旰,东炮台兵忽奔散。公势既孤贼愈悍,公口喷血身殉难。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祀庙吴人建。我闻人言为此诗,言非一人同一辞。死夷事者不止此,阙所不知诗亦史。承平武备皆具文,勇怯真伪临阵分。天生忠勇超人群,将才孰谓今无人?呜呼将才孰谓今无人,君不见二陈一葛三将军!
咏孙常州飞蓬亭
藕花池上竹梅阴,一舣中閒用意深。画舫规模供燕适,虚舟世界看浮沉。快风未信千帆福,逆水难凭百丈心。惟有此蓬飞已定,更无惊浪怒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