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志宏见示亭字韵
今日苦不乐,驾言适林坰。散策寻远寺,披襟坐虚亭。云木上窈窕,涧泉泄清泠。千山自岑寂,一目皆葱青。嗟我得数子,不复叹飘零。扫虑味禅悦,茹蔬谢荤腥。时为亭上游,散发缓我形。騄骥行振足,倦鸟思归翎。何当返梁溪,教子名添丁。林泉益自得,华发从星星。
六言颂六首赠安国觉老 其四
不用读书读史,自能说西说东。若人欲了此法,一源通处皆通。
子弟 辈游天池余以病不果往
云山积翠倚穹苍,仙圣灵踪写上方。瑞像世传藏锦绣,神光人说似清凉。心安是处皆欢喜,眼正无时非吉祥。我病未能寻胜境,慇勤为爇一炉香。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三
晋败苻秦淝水滨,谢公祗用八千人。飞腾貔虎生修翼,屠剪鲸鲵脍硬鳞。否运既倾终反泰,寒威已振却成春。吾皇盛德超千古,接士端如见大宾。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四
秋风入虚堂,凄微带烟苇。堂中拙居士,湛然如止水。默坐观是心,自觉无纤滓。不知读何经,但说舍利子。心清闻妙香,天花散芳蕊。含容河沙界,方寸知几里。神光常在目,妙响不离耳。处处获圆通,谁云钻故纸。
得了翁书并寄石芝云其味初淡中苦已而发甘鲜有 此味者感而赋诗
海日气射苍崖根,石上生枝乾藓文。构梯采掇资好事,中有至味难为言。岂惟食淡兼攻苦,嚼蜡茹荼多欲吐。清甘徐发齿颊间,漱以寒泉如饮乳。幽人赠我意已深,一掬可比千黄金。世间此味知者鲜,往往既吐还追寻。我欲持之献君子,自古至言多逆耳。愿于苦处辨忠良,若待回甘真晚矣。
浏览全部 1656 首
临江仙 中元节灵泉禅院盂兰法会
修得浮生缘几世,池塘芳草萋萋。寸心何以报春晖?星空凝望处,珠泪暗垂时。几杵疏钟惊梦觉,诸天花雨纷飞。慈云一片去还归。连山青不断,岩水碧无涯。
胜胜慢/声声慢 其一 草词
浓芳满地,秀色连天,和烟带雨萋萋。几许芳心,还解报得春晖。当时谢郎梦里,似殷勤、传与新诗。却为甚、动长门怨感,南浦伤离。追想天涯行客,应解拥车轮,步步相随。惆怅如丝,正是欲断肠时。凭高望中不见,路悠悠、南北东西。春去也,怨王孙、犹自未归。
念奴娇 春草寄姊
海棠开后,正萋萋一片,春愁无际。枨触羁人南浦恨,不尽东风晴翠。近映苔痕,遥迷柳色,软藉轻花坠。西堂梦远,别来应减吟思。那更望断春晖,寸心难报,多少天涯泪。岭外年年无杜宇,误却王孙归计。燕掠平烟,马嘶微雨,画出江南意。和他流水,伴人又还千里。
桃花雨乐府一章寄翼之
秦源春梦阳台晚,风散惊红作秋苑。闲阴碧树摇暖云,茸苔罗水香氛氲。蝶飞不湿烟绵路,吴娥怨涩鸾阶步。参差海羽双燕来,依微石舞潇湘回。
为吴静山题牡丹
醉起东风又一吹,孤根已晚误春晖。繁香眼底怜初蝶,零露心中忆旧啼。无地不知犹艳发,多情竟去忍空归。谁持彩笔酬三月,花谢霞飞锦尚围。
草心轩为林子山赋
北堂深处别开轩,为奉慈亲背树萱。一脉有情通雨露,百年无力报乾坤。芰荷衣敞怜缝线,菽水供微愧倚门。欲问春晖何所在,渭阳犹是旧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