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三峡桥
我昔曾作云安行,道逢除书还玉京。至今遗恨不一到,与听三峡流泉声。此来又谪武昌去,庐山当道欣所经。栖贤寺前小三峡,拭目便觉增双明。黄牛明月坐中见,瞿塘艳滪森相迎。山寒草木郁葱茜,逼耳似闻猿狖鸣。悬崖乱石互回转,震吼正坐不得平。珠跳云沸巧潨射,晴昼雨雹驱雷霆。壮哉造化融结此,故使水石相喧轰。妙音流出无尽藏,乃与衲子门庭争。飞桥赑屃跨虚碧,面对五老峰峥嵘。我来云物为开霁,当暑万壑松风生。提携更得二三子,杖履不辜丘壑情。垂瓶得水不敢漱,老坡旧约今寻盟。
自罗汉院欲游寻真观雨作不果遂次栖贤闻寻真景物尤美留为异日不穷之赏赋诗纪之
羽人之宫邻五老,杖屦欣然事幽讨。那知一夜雨翻盆,山路难行愁滑倒。世间违意常八九,万事皆然宁自保。山灵岂是秘幽奇,欲结清欢故相恼。传闻景物冠庐山,小殿飞楼更精巧。古潭摇荡明月光,绿萝青松覆烟草。屏风九叠云锦张,古来诗句谪仙好。山中道士不出门,玉杵金丹手亲捣。我方放浪谢冠裳,未觉山林迹如扫。真游傥有不尽缘,容我他年来访道。
尧明以五诗赆行辞意激昂钦玩无已辄用第五首次韵为报聊发一笑
吹台一樽酒,平昔接英游。棘闱澹墨榜,曾见成名秋。焉知江海上,乃复同唱酬。子如清庙器,端俟识者收。又如御厨珍,可用三公羞。高志凛冰雪,妙语锵琳球。三年未飞鸣,一举宜无俦。我已谢世网,逝将老一丘。愿子勉自爱,食肉鄙虎头。名节乃难立,富贵良易求。
五哀诗(并序) 汉梁王太傅贾谊
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高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力还治古制,物物与正名。改朔易服色,庶几礼乐兴。仪章悉草具,舆议当公卿。岂知绛灌徒,谮毁如建瓴。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弃鼎宝康瓠,铅刀钝青萍。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及观鵩鸟赋,颇觉生死轻。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已荣。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诚。奈何君臣义,浇薄返不明。缅怀古人心,使我气拂膺。
五月晦寓河源馆舍雨凉新沐偶成一绝
风雨萧萧作晚凉,山城松桂发天香。兰汤沐罢尤清快,一枕江南归梦长。
清修寺在益阳数十里间惠远之弟居之世谓之小庐山二首 其一
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浏览全部 1656 首
因读梅圣俞六鹤诗或令余别赋之 舞风
归来丁令威,暂别已千年。抽琴奏清角,婆娑舞胎仙。何必拊节和,御风自泠然。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 其二
孤云踪迹混风尘,蔼蔼阳和满一襟。招得鸳班同胜赏,肯教牛铎嗣清音。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上清紫简世传稀,中有灵都妙旨微。云雾披光丹凤出,风雷接势赤龙飞。琴心三叠胎仙舞,籥筦双迎帝子归。幸得九天真一诀,尘劳何事尚依依。
夏云峰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 其一
山中消息问如何,昨夜前村雪更多。莫道此君坚节操,玉妃还得共婆娑。
竹鹤
瘦玉萧疏触处宜,仙风一霎散霜威。未应舞罢排云去,更看丹砂理雪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