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声音阻塞低沉。
漫道:莫道。
【题解】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律·忆重庆谈判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浏览全部 89 首
端午口占
群龙喷沫冲波,一道残阳如血。我立十万人中,一点白衣如雪。
二府少峰江先生同令弟章山哭其季方文厓上舍得诗二首示及索和赋此 其二
野日凄凄翳病眸,西风烈烈罕时休。飞腾且被才名误,廓落俄惊岁月遒。云树空遮千里道,古今不尽夕阳愁。残灯孤馆初闻雁,正自伤魂况值秋。
题箜篌仕女图
二十五弦烟水澄,美人何事意难胜。迢遥边塞霜晨月,寂寞深宫雨夜灯。曲调随风清似梦,泪珠凝睫冷如冰。今宵观此娟娟影,不复临诗羡李凭。
扬州慢 十月二十七日南行道中
哀角吟霜,倦云低垒,峭风渗透离魂。过烟芜一霎,认拾翠前村。自湖上笙歌散后,柳疏莲谢,难罄孤尊。祗凄凉、鸥鹭依稀,残梦犹温。旧游漫溯,怕重来、凭吊无痕。待紫塞烽销,青溪渡稳,往事谁论。北望故园何在,家国恨、暗逐轻轮。又残阳如血。归鸦喧趁黄昏。
念奴娇 与香儿二首 其二
春华秋败,若乾坤轮转,千秋何歇?纵有浮云堪蔽日,不囿关山明月。古道藤枯,罡风正劲,乍扑弥天雪。觅山高处,淩寒却有梅发。愁字莫要轻书,南飞衡雁。权作三秋别。暂且相思藏腕底,凭那寒鸦呜咽。地老天荒,信存抱柱,何惧从头越。劝侬休作,花间凄苦词阙。
烛影摇红 晨起空斋瓶梅乍拆,横斜有态,孤艳动人。因约同志芰瘦秋香榭,为消寒第十集赋 和竟夫,叠子大韵 其二 何维朴诗孙
记得亭前,荷花遮住鸳鸯小。干卿何事却惊飞,是处都寻到。刚道秋心倦了。又西湖、霜晨月晓。远山眉黛,可似年时,临波微笑。幽梦香酣,小桃枝上啼莺少。管他门外几分春,付与斜晖照。只有垂杨翠扫。向东风、推襟送抱。者般情致,若个无聊,肯和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