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再书
北风过河霜雾深,冻入毛骨殊侵寻。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风月秦楼愁处别,莺花蜀国病中吟。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
送吕兴元 其六
行入云衢路未通,主人明日复观风。几声寒鹊江村暮,烟雨潇潇失去鸿。
重阳后有作
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
春日杂言 其二
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送吕兴元 其三
冰壶旧映蓝溪玉,璧乘曾依白帝城。明日武林山下路,过桥唯有杜鹃声。
自西县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 其一
矮陌穹庐青匝地,垂杨步幛绿藏桥。无端惊耳西江涨,十里雄声学海潮。
浏览全部 543 首
登城
层城百尺势凌虚,四面青山列画图。北极九重红日近,南山双垄白云孤。天连迥野迷高下,烟抹平林淡有无。长啸一声回首处,夕阳归雁落汀芦。
题隐皋亭
晚树连虚壁,秋花隐画檐。林交风瑟瑟,池迥雨纤纤。把酒频移席,翻书欲近帘。由来有真趣,出处若为兼。
中秋日与诸公同游宝莲院分韵得尘字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黄荃蜀江秋净图
暮烟漠漠一江秋,疏树依稀见远舟。风度钟声来古寺,人随雁影过前洲。云销碧落天无际,波撼苍山地欲浮。应识个中清绝处,成都画史笔端收。
宿龟山次韵
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遥见叠峰清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
次韵湖亭秋望
红衣老尽玻瓈国,孤屿人烟落秋色。豆花过雨水风凉,落日残蝉疏树碧。雁天绀滑秋云净,玉函炯炯开寒镜。蟾枝香冷酒微醒,长笛一声无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