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 ,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 ,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瑞鹧鸪 其一
临鸾常恁整妆梅。枝枝仙艳月中开。可杀天心、故与多端丽,那更罗衣峭窄裁。几回瞻觑魂消黯,芙蕖匀透双腮。好将心事、都分付与,时暂到、小庭来。玉砌红芳点绿苔。
绍兴享先农十一首 其四 其五
赤相祀事,济济锵锵。举斝酌本,神其允藏。
多丽 寿临江通判
近中秋,迥然玉宇澄鲜。更尧蓂、十有一叶,向人特敷妍。喜名家、世行阴德,有余庆、门拥祥烟。梦协熊罴,间生鸑鷟,妙年攀桂振青毡。横飞上,金闺粉署,小试佐临川。翩然返,一身似叶,琳馆清闲。记榜下、曩尝附骥,浪萍还有夤缘。曳长裾、不辞远道,接漫刺、复面同年。邂逅佳辰,铺排雅席,金炉香袅欲何言。愿趣诏、入扶宗社,浩气愈纯全。长年少,龟龄共永,鹤算同坚。
句 其一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题西湖)。
乌夜啼 其二
一弯月挂危楼。似藏钩。醉里不知黄叶、报新秋。征鸿断。归云乱。远峰愁。愁见绿杨凝恨、在江头。
绛都春 早梅
寒阴渐晓。报驿使探春,南枝开早。粉蕊弄香,芳脸凝酥琼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向白玉堂前应到。化工不管,朱门闭也,暗传音耗。轻渺。盈盈笑靥,称娇面、爱学宫妆新巧。几度醉吟,独倚栏干黄昏后。月笼疏影横斜照。更莫待、单于吹老。便须折取归来,胆瓶顿了。
浏览全部 1965 首
词变 赤枣子 变渔父 生查子 其三 变太平时
人归未春残,送燕双江渌。魂销正卷帘,湘雨吹窗竹。裙襕试痕多,几处垂红玉。君愁欲闻筝,夜尽消银烛。
词变 赤枣子 变渔父 太平时 其四 回前调
烛银消尽夜筝闻。欲愁君。玉红垂处几多痕。试襕裙。竹窗吹雨湘帘卷,正销魂。渌江双燕送残春。未归人。
酒泉子
双燕窥帘。帘外落花如雪。断云飞,残雨歇。嫩寒尖。潮生潮落泪波添。前度去舟天远。柳千条,山一片。日西衔。
采桑子
中庭雨过春将尽, 片片花飞。 独折残枝, 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 双燕来归。 后约难期, 肯信韶华得几时。
采桑子 其一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秪自知。玉堂香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清平乐 其二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