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 ,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 ,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菩萨蛮
金风簌簌惊黄叶。高楼影转银蟾匝。梦断绣帘垂(一作梦破画帘垂)。月明乌鹊飞。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 三清殿 其十 翠蛟亭
湍激清泉舞翠蛟,幽亭跨涧对岩坳。我来憩此观嘉趣,一洗尘襟凡世抛。
庆清朝 寿章丞二月初六
点检尧阶,蓂生六叶,春深桃杏花开。长庚入梦,重新产谪仙才。事业十年灯火,文章笔下若掀雷。果然是,两字功名,唾手拿来。又况当年强仕,得志青云路,足慰高怀。紫泥凤诏,行须非次招徕。金马玉堂风月,从容九棘面三槐。从今看,会唐九老,它日云台。
真珠帘 庆游讷齐以梅为寿九月三十
隔云一雁衔秋去。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满目有山无限意。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须识取。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
西江月 其七 待雪 其一
扑扑云垂四野,冥冥雁下平芜。萧萧风叶乱黄芦。寒入一滩鸥鹭。准拟云窗水榭,装成玉树冰壶。卷帘独坐拈髭须。待看六花飞舞。
失调名
倚遍阑干十二楼。
浏览全部 1965 首
词变 赤枣子 变渔父 生查子 其三 变太平时
人归未春残,送燕双江渌。魂销正卷帘,湘雨吹窗竹。裙襕试痕多,几处垂红玉。君愁欲闻筝,夜尽消银烛。
词变 赤枣子 变渔父 太平时 其四 回前调
烛银消尽夜筝闻。欲愁君。玉红垂处几多痕。试襕裙。竹窗吹雨湘帘卷,正销魂。渌江双燕送残春。未归人。
酒泉子
双燕窥帘。帘外落花如雪。断云飞,残雨歇。嫩寒尖。潮生潮落泪波添。前度去舟天远。柳千条,山一片。日西衔。
采桑子
中庭雨过春将尽, 片片花飞。 独折残枝, 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 双燕来归。 后约难期, 肯信韶华得几时。
采桑子 其一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秪自知。玉堂香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清平乐 其二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