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
《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
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
衫。
【评解】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这首无名氏的作品,写的是游子春日感怀。年年社日,大家都是兴高采烈,连妇女也在此日停了针线活计,结伴出外闲游。那么,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见?”怎忍见、双飞燕”。燕子双双,于春社时候飞回旧巢;游人成双做对,言笑晏晏;这些都是使他触景伤神的场面。自己身处异乡,形单影只,又将何以为遣呢?
“今日”句,点出目前正当江城春半,百花争妍。“一身”几句,写出自己长期飘泊的苦况。“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这是游子眼中的实景。实际上也是他黯淡心情的反映。“已”字与“犹”字呼应,是说不仅已往数年,而且今年仍然流寓他乡,以后如何,那就只好不作思量了。过片“春衫”两句道出穿着春衫之人的相思之情。破衣之上满布斑斑泪痕,则游子内心悲苦之情也就可以想见。
结尾几句先写四周景致,旅途小驻,解鞍伫立溪桥岸边,但见夕阳西下,芳草萋萋。接下去连用三个“无人”,用来突出他内心的苦闷!繁花似锦,无人同赏,只好借酒浇愁,独酌而又无人相劝,待到醉了,更是无人照看。三句叠用三个“无人”,使语意分三层宛转道来,将游子的内心活动有层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 其四
贺灵鼍,贺灵鼍,几多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 其六
绣周张,绣周张,楼台帘幕絮高扬。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沉湘。
踏莎行 木樨
蟾苑萧疏,云岩芳馥。仙娥寄种来溪曲。晓烟薰上古龙涎,西风展破黄金粟。庾岭未梅,陶园休菊。天教占取清香独。胆瓶枕畔两三枝,梦回疑在瑶台宿。
望江南 其三 其六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早信雨能留得住,尽教尽日自舟横。直等到清明。
望江南 其三 其八
思晴好,松路翠光寒。夜夜竹窠常梦到,天天后土几时干。极目雾漫漫。
望江南 其三 其五
思晴好,天运几乘除。只为晴多还又雨,谁知雨过是晴初。那得绿阴乎。
浏览全部 3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