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韵蔡少张遣兴四首 其三
欲吊沈冤处,春江只自深。锄耰元聚守,坞壁要先侵。吉语行看报,穷愁有底禁。檐花应好在,准拟报同襟。
食十月蕈
佳蕈出何许,南山白云根。畦丁入云采,遍以脱叶翻。戢戢寸玉嫩,累累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伊昔贵公子,鲜肥厌羔豚。争啖肉菌美,共品天花尊。居然此珍产,以远莫见论。生令五鼎味,但饱三家村。伊余少所嗜,头白归故园。日获甘脆享,人言老饕存。栮脯固已陋,竹枯何足言。从今大嚼处,不复思屠门。
次韵李元亮
水宿山行十日归,李侯应恨尺书迟。遥知雨别风流后,直到秋高木落时。负郭生涯千亩竹,长年心事四愁诗。与君家世如兄弟,岁晚同为丘壑期。
嘲人买妾而病二首 其二
何须天气水边新,便好尊前赋洛神。定自中年多作恶,非关尤物解移人。莫愁阿鹜烦君嫁,且学西施为我颦。争似农家无一事,从来婚嫁只朱陈。
次韵赵叔问侍郎送曾吉甫学士按刑浙右篇末见及之作
我老不足惜,余年苦匆匆。愿为名山游,何必问所终。一舣若溪棹,星杓几回东。长年秋雨边,醉卧听船蓬。故人幸弭节,相见宿昔同。酒酣说经过,授我书一通。云自天末至,诸贤盛游从。临分出新诗,句法何舂容。凛若临大敌,谁能触其锋。携持数千里,不愧行橐空。篇末亦及予,依依古人风。读罢百忧失,衰颜为成童。归来北窗下,自写团扇中。君方著绣衣,行佩金印重。朱弦付君赏,宁循牙旷聪。我病拥僧衲,深惭服非衷。还观了无取,此意何当蒙。心知坡陀卑,难并衡霍崇。尚喜盛山卷,兼收醉吟翁。他年定抚掌,秋蛇间云鸿。
赠人二首 其一
闻将衲子日寻幽,度水穿云处处游。遥想逃禅时一醉,人间春瓮与扶头。
浏览全部 340 首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庵僧善能求诗赠二绝句 其二
一瓶一钵早周游,参遍云门与赵州。卷席归家只趺坐,了无一法可推求。
送聪师往蜀中乞钱
早学汤休句,中参鲁祖禅。举花曾有省,持钵尚随缘。雪满商山屦,风号灞水船。谁怜功行苦,乞与一囊钱(自注:乞音弃)。
昼睡偶成寄玉台文定上人
老脚春还短,名山梦每登。玉台天上寺,文定意中僧。得法休藏钵,传心信有灯。道人北窗下,一枕一瞢腾。
悼僧德芬 其二
妙龄萧洒脱尘笼,高揖禅林话苦空。万水千山新道眼,一瓶二钵旧家风。圆镜肇论能知趣,笔法诗章稍自工。圆泽精魂定何所,想随流水到天童。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 其六
万岁名山两度来,精庐潇洒绝尘埃。禅师妙得兵家策,杖屦飘然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