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复热
昨暮北窗雨,未辨攲枕声。今晨东郊日,依作□炎□。神龙伏窟宅,独忍遗吾民。却恐空山雷,散入饥肠鸣。皇天亦何意,水旱频相仍。疲羸易凋瘵,可使失岁登。忧民岂吾责,畎亩心未宁。
哭中彝兄三首 其三
追随从早岁,终始只真情。责善古朋友,恤灾亲弟兄。靡酬亏大义,重聚倘来生。泪尽哭吾父,情伤忽屡倾。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二
古圣道虽周,莫能保兴废。鼎中著乾坤,堂上纳边鄙。万古递相扇,征伐与侈靡。
晦庵先生遗墨 其一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余风刮地清。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一十
清冷石泉飞,萧瑟松风到。虽未叶宫商,总是冲陶操(琴台)。
南山
宣平隐处今始过,烟霞城郭路几何。野渡谁浮夕阳艇,空山尚响樵人歌。石坛荒凉叠苔藓,谷鸟啁哳深松萝。何当更值买酒至,一笑使我朱颜酡。
浏览全部 225 首
哭女六首选三 其三
讵肯甘心对九泉,两家门户尚单传。念亲总怕弦嘈切,葬母能忘鼎后先。病重于山鸩是毒,冤沉似海鹊难填。笔端莫罄弥留意,聊作长歌当哭篇。
长安送友人之黔(一作湖) 南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其二
罢直金銮领一麾,依前憔悴咏江蓠。所嗟吾道关消长,岂为微躯系盛衰。尚愧临民为父母,终当学稼养妻儿。自怜此度辞京阙,犹胜商山副使时。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下顾云容容(冒校作溶溶),前溪未可涉。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自是甘努力,于今无所慑。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悼坚上人
挥毫草草入狂颠,岁月犹题破国前。郭隗不言才漫尔,田单失计事徒然。穴中虎子终探物,梦里麟儿底诧贤。总为有生钟祸谶,绝怜无处托楼船。
咏槐 其二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封植不知何岁月,彫零今困几风霜。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缰。叹惜他年承爱赏,清阴曾借暑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