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古铜小鼎砚滴铭
泗水没宝鼎,此岂其云仍。煅顽炼钝凝,赤精小瓠断。疐枵以盛篆,细丹霞疑古。铭如虫啮余,渗枯青石液。迸云吸绀清,溉我毛颖波。陶浤豕腹仰,呀外膨亨?。而不注闻戛,羹量函合龠。三趾狞入屡,出继常如盈。
齿痛戏成三首 其二
疗法人争授,奇功竟未遭。嚼侵惊已折,漱撼喜犹牢。幸不妨黄奶,惟当釂浊醪。子荆泉石约,一笑我将逃。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七
晨兴气澄穆,池影涵幽堂。泉从松下来,漱齿生微香。内揣澹无得,外检倏已忘。即此冥其愚,乐如还故乡。(右咏愚堂)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三
入谷但杳冥,欲忘人寰近。烟霞谁与娱,烦君赋招隐(伴坞)。
七夕明日次退翁韵
牵牛织女定虚传,快意惟须向目前。仰腹晒书真自苦,挂裈随俗底须然。长生殿冷新蛩咽,乞巧楼空破月悬。何不昨宵来就我,嫩凉恰与醉相便。
读书感愤四首 其一
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余。毫牟惴螫手,脔嘬疑灾肤。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浏览全部 225 首
哭女六首选三 其三
讵肯甘心对九泉,两家门户尚单传。念亲总怕弦嘈切,葬母能忘鼎后先。病重于山鸩是毒,冤沉似海鹊难填。笔端莫罄弥留意,聊作长歌当哭篇。
长安送友人之黔(一作湖) 南
衡岳犹云过,君家独几千。心从贱游话,分向禁城偏。陆路终何处,三湘在素船。琴书去迢递,星路照潺湲。台镜簪秋晚,盘蔬饭雨天。同文到乡尽,殊国共行连。后会应多日,归程自一年。贫交永无忘,孤进合相怜。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其二
罢直金銮领一麾,依前憔悴咏江蓠。所嗟吾道关消长,岂为微躯系盛衰。尚愧临民为父母,终当学稼养妻儿。自怜此度辞京阙,犹胜商山副使时。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下顾云容容(冒校作溶溶),前溪未可涉。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自是甘努力,于今无所慑。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悼坚上人
挥毫草草入狂颠,岁月犹题破国前。郭隗不言才漫尔,田单失计事徒然。穴中虎子终探物,梦里麟儿底诧贤。总为有生钟祸谶,绝怜无处托楼船。
咏槐 其二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封植不知何岁月,彫零今困几风霜。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缰。叹惜他年承爱赏,清阴曾借暑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