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寿时相三首 其二
每闻人诵衮衣篇,又值君臣庆会年。腊雪已先调鼎实,春风还是作霖天。经纶道自心源出,损益时随世变迁。当宁旰宵怀旧德,非公谁与济商川。
春闺怨三首 其二
深院无人帘幕垂,漫裁白纻作春衣。停针忽忆当年事,羞见梁间燕子飞。
观傅公济胡志衡楚越唱和集因成短句奉赠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
米元章帖
戏事刍陈子(殿本作了),浮生甑堕休。遗音余翰墨,人尚想风流。
送王六簿康朝之长安
君官洛水北,门前是官路。官路尘土多,君行向何处。晨朝束行李,西望长安树。惨惨寒风吹,行人不敢顾。古来行路难,君行慎许与。故人日已新,新人即复故。
赠沈彬老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赖。
浏览全部 160 首
题云阳高少府衙斋
大隐能兼济,轩窗逐胜开。远含云水思,深得栋梁材。吏散山逾静,庭闲鸟自来。更怜幽砌色,秋雨长莓苔。
魏小兰姊邀游桂湖谒谢公遗像 其二
轩窗开四面,陡觉薄寒侵。桂树连城暗,松涛压殿阴。山川余霸气,风雨壮诗心。谒罢谢公象,怆然感古今。
秦淮一览阁二首 其二
画阁临流想像题,倚栏翘首觉天低。名花无数侵帘入,好鸟多情傍户啼。近水迢迢经雨绿,遥山隐隐拂云齐。从来吏隐难兼得,城市还惊似涧溪。
云麓过小斋见秋花盛开诗以奖之和元韵
小苑半弓地,篱花四面开。愁当独坐处,时有故人来。冷眼宜秋色,多情祗酒杯。此间成大隐,一笑谢尘埃。
次祥卿焦山韵
窗影江光四面开,虚空无处得生埃。依依山顶云飞去,隐隐海门潮上来。喷雪浪搥藏鹤冢,落花风扫炼丹台。吸江亭上多时坐,谁信茶瓯胜酒杯。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一
青山远远水回回,初见钟陵城上台。将迎不独儿童喜,杨柳看人亦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