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戍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 。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 ,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甫能”二字,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优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陈廷焯称其“不经人力,自然合拍”,可谓知音。细细玩索,不是飞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吗?
相思引
柳烟浓,梅雨润。芳草绵绵离恨。花坞风来几阵。罗袖沾香粉。独上小楼迷远近。不见浣溪人信。何处笛声飘隐隐。吹断相思引。
失调名
寸心如铁不关愁。
卜算子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题壁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祇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藉田明道二年四曲 其四 奉禋歌
六龙承驭。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肃环卫、严貔虎。鸡人行漏传呼。灵景霁、星斗临帝居。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乌。对越方初。笳鼓震,铙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柴类精诚,当契唐虞。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称文武。四表覆盂。端冕出、从路车。兵帅谨储胥。唯奏凯、乐康衢。朝野欢娱。歌帝烈,扬盛节,圜丘礼大洽,霈泽绵区。
真宗封禅四首 其一 导引
民康俗阜,万国乐升平。庆海晏河清。唐尧禹舜垂衣化,讵比我皇明。九天宝命垂丕贶,云物效祥英。星罗羽卫登乔岳,亲告禅云亭。我皇垂拱,惠化洽文明。盛礼庆重行。登封降禅燔柴毕,天仗入神京。云雷布泽遍寰瀛。遐迩振欢声。巍巍圣寿南山固,千载贺承平。
浏览全部 1965 首
少年游 其四
柳绵无力惹轻尘。又是落花辰。酒醒梦散,流莺枝上,往事付浮云。玉笙吹彻西楼月,肠断可怜春。香残罗袖,红笺芳字,泪和酒痕新。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高阳台 绿阴 其一
倦蝶迷枝,新蝉抱叶,落英犹恋芳根。乱碧池台,寻常易扫春尘,残鹃不解红香改,傍虚檐、啼到黄昏。叹匆匆,过了斜阳,谁与温存。天涯别有凭栏意,算江关赋笔,从此无春。旧国年芳,换将断雨微曛。青青不辨兰和艾,仗西风、为刬愁痕。怕东君,隔岁相欺,不返花魂。
一剪梅 春夜
细雨廉纤自掩门。生怕黄昏。又到黄昏。鸳鸯枕上拭啼痕。多少青春。断送残春。红烛和愁一样新。剪得三分。减得三分。落花如梦不逢人。未是消魂。已觉消魂。
少年游
熏炉香烬,画堂烟暝。无语掩重门。梦未曾醒。灯先上了,帘外已黄昏。窗儿独自看都黑,那个与温存。只有经行。玉阑干畔,留得旧啼痕。
一剪梅 春怨 其一
落尽桃花昼掩门。说到伤春。直到残春。子归枝上唤黄昏。只管催人。不管愁人。杏子轻衫浥露新。多是香痕。半是啼痕。春愁和泪几消魂。减得三分。才得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