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词的上片写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唤醒,远忆征人,泪流不止。“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戍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此就时间而言。从词意推知,思妇的梦魂,本已缥缈千里,与丈夫客中相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境中得到了满足 。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树上黄莺一大早就恼人地歌唱起来,把她从甜蜜的梦乡中唤醒。她又回到双双分离的现实中,伊人不见,鱼鸟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过片三句,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懑总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浇愁。可是如李白所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怀愁怨,触绪纷来,只得“无一语,对芳尊”,准备就这样痛苦地熬到黄昏。李清照《声声慢》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词意相似。唯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结尾两句,融情入景 ,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甫能”二字,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
这首词有一个好处,就是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优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陈廷焯称其“不经人力,自然合拍”,可谓知音。细细玩索,不是飞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吗?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三
偃伯灵台□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百神社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误用尊。复见汉偿难来举,请观周乐足同论。秉均当轴诚知礼,坐使先生□道门。
题贵池驿壁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品令 其一
山重云起。断桥外、池塘水。晓来风定,竹枝相亚,残阳影里。多少风流,都在冷香疏蕊。江南千里。问折得、谁能寄。几番归去,酒醒月满,阑干十二。且隐深溪,免笑等闲桃李。
殢人娇
解了痴绦,泼煞闷火。眉尖上、放闲愁锁。高来不可,低来不可,莫是人间剩我一个。富贵谩人,功名赚我。且舞个采莲曲破。红裙腰细,醁醅盏大,须占取、名花艳中醉卧。
满庭芳 十月初五
瑞霭非烟,小春良月,翠开五叶阶蓂。补陀现相,今日庆生辰。江夏芳流秀国,芝兰茂、世袭簪缨。天恩厚,金花屡锡,偕老共卿卿。画堂,歌舞处,香浮宝鸭,寿酒频斟。愿朱颜绿鬓,常似青春。待得蟠桃三熟,与群仙、会宴西清。台星照,婺星箕耀,南极镇长明。
浏览全部 1965 首
少年游 其四
柳绵无力惹轻尘。又是落花辰。酒醒梦散,流莺枝上,往事付浮云。玉笙吹彻西楼月,肠断可怜春。香残罗袖,红笺芳字,泪和酒痕新。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高阳台 绿阴 其一
倦蝶迷枝,新蝉抱叶,落英犹恋芳根。乱碧池台,寻常易扫春尘,残鹃不解红香改,傍虚檐、啼到黄昏。叹匆匆,过了斜阳,谁与温存。天涯别有凭栏意,算江关赋笔,从此无春。旧国年芳,换将断雨微曛。青青不辨兰和艾,仗西风、为刬愁痕。怕东君,隔岁相欺,不返花魂。
一剪梅 春夜
细雨廉纤自掩门。生怕黄昏。又到黄昏。鸳鸯枕上拭啼痕。多少青春。断送残春。红烛和愁一样新。剪得三分。减得三分。落花如梦不逢人。未是消魂。已觉消魂。
少年游
熏炉香烬,画堂烟暝。无语掩重门。梦未曾醒。灯先上了,帘外已黄昏。窗儿独自看都黑,那个与温存。只有经行。玉阑干畔,留得旧啼痕。
一剪梅 春怨 其一
落尽桃花昼掩门。说到伤春。直到残春。子归枝上唤黄昏。只管催人。不管愁人。杏子轻衫浥露新。多是香痕。半是啼痕。春愁和泪几消魂。减得三分。才得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