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伯时(公麟) 醉卧图诗帖赞
猗龙眠,本书仙。工而妍,画亦然。醉之趣,醒不传。题此诗,比逃禅。
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七
宫帘匝地昼阴移,红拂金壶殿脚随。玉凤坠钗心暗卜,圣情有喜近臣知。
徐铉篆五柳传帖赞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唐有遗臣,嗜古好修。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之风流。载酒拂石,寻壑经丘。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王献之洛神赋帖赞
庆云绚彩,河汉萦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先民授能,维圣成之。英英后先,畴其胜之。有晋大令,父而兄之。一门擅奇,世共称之。小楷之传,抑更精之。芝灵葩奇,杳莫名之。赐书官奴,既准绳之。洛神出蓝,而复青之。阅几何年,劫火经之。鬼神护持,莫凭凌之。煌煌炎图,帝中兴之。严除清厢,又南荣之。翰权墨衡,千古程之。神览睿藻,二难并之。一真既藏,大训形之。流秘下方,万目惊之。或轶或传,式经营之。十阅岁华,迄克膺之。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旧观,缄且縢之。有炜庙瑟,天球鸣之。鄙俚混淆,敢曰声之。金籥玉笺,谨毖扃之。咨尔子孙,思供承之。
怀素秋风帖赞
憭慄之秋,骚人所悲。彼僧何为,乃写以辞。绝艺出尘,亦寄焉耳。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李西台(建中) 启诗帖赞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简,虽边圉亦得以从容于文艺也。于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流风之存,妙墨之遗。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浏览全部 770 首
过樊村
几日囚笼鸟,今朝纵壑鱼。空劳计迟速,凡百有乘除。岸势惊禽过,江声午梦余。心融得新句,澄水滴铜蜍。
广狱成还南昌候子十首 其一
一淹经六旬,扬舲复焉极。脱然虽靡由,事事嘉可即。依依春功奏,朗朗维夏逼。故兹波与岭,触目异前昔。逸云散归雨,川水浩崩溢。挂帆趁风溜,览岸凑悲怿。昨犹罝中兔,今为颃林翼。邈言念先古,展矣我心获。
有虑
骚坛半纪没重埃,谁惹浑人吆喝来。洪水早淹奎宿阁,雄风只入楚王台。黄钟大吕填深壑,裂枣歪瓜结异胎。浊浪排空扬沸甚,几时唤得碧流回。
酬黄都官舟次近坰见寄次韵
南州苦炎酷,薄宦淹翘隽。怡然贤者心,五稔若一瞬。归程江海遥,永日风波进。屡经溪壑险,且乐帆樯顺。忽传邮驿音,雅什浑金振。披襟许见过,握兰欣入觐。衡门久索居,黄陂渴余润。觏止君子容,玉光窥千仞。高谈尽今古,不独期廉蔺。相逢勿惜醉,别去生蒙吝。
发通州
燕骑经旬发,吴船此日行。树知风起色,帆识雨来声。骤转长林暗,斜分绝塞明。河流今夜满,无复滞归程。
送夏良惠
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御。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芳阡笑儿童,佳木散徒御。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