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二蔡(京、卞) 陪辅展晤二帖赞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纸缫其间。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而考其氏名,辄长忾而永叹。曰予闻之丛谈,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今验其字体,则豪放而具骨力,激越而竞波澜。使名节足以齐驰(聚珍版作驱),亦何羡乎二难。然而所立所趋,其视忠惠,何啻污池之于泰山。故虽鬻驵尚得而唾弃之,世之以艺称者,斯亦足以观矣。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开卷偶见答徐宋臣监丞书云来帖告诉门生排根尝闻前辈谓受人之恩而不忘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盖推是心而信其人也又闻惟以怨报德者为不可测盖以有人之形者必有人之情也故卢杞之于颜公敏中之于文饶之奇之于永叔邢恕之于君实孰测其报恩一至此极哉昔孟尝君有一客孟尝遇之甚厚而客每毁孟尝或问其故客曰人皆誉君而我独毁人必以我为小人而以君为长者此吾所以报君也前五子者其意将无出于此欤至如逄蒙杀羿之事孟子不责蒙而责羿然则先生之与门生其责果谁在哉或掩卷有感因笔纪意复紬绎身履者以补其阙凡四十韵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大中白丞相,昔蹑卫国门。幻作万羊梦,投畀朱崖村。奇谤及师友,躗言动君尊。匪但死不瞑,大是生无根。我尝究初终,要亦无足论。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或从谈笑生,或即利欲昏。初亦未有心,末乃成至冤。青简玷齿颊,至今犹啍啍。傥无魏阙恋,谁使舌莫扪。森淅起奉册,片顷那容存。床笫本无从,何物能轾轩。脂垢亦易辨,谁解洿玙璠。如彼孟尝客,亦已悔而反。正比萧相系,慰拊聊春温。五人皆有为,评订何必繁。之子独嗟事,画牢讯书爰。反覆蹈生死,呵嘘变寒暄。秋毫无所取,可验牍背翻。自言复自渝,洗垢亦不痕。堂帖写元奏,别白如珉琨。渠知褫鞶枉,端由吠声喧。天定能胜人,白日开戴盆。只于揭纸间,了了穷所元。不特玷尽磨,那复恨可吞。但观斯人心,虽踵五子跟。居然蚤虱微,而比蛇与蚖。抑观诚斋书,理到词不烦。有形斯有情,相比如篪埙。而于五子中,乃复加诈谖。旋观逄与羿,端在友弗抡。毁玉自出柙,扣金能反辕。割席怀共耕,知几当赐膰。齰舌漫尔为,揩眵愧吾惛。正须起九京,相与浇一尊。江湖两相忘,再拜师至言。
病中散步六绝 其四
平头奴子初茸鹿,利口啬夫双部蛙。二物何关人静躁,不妨卧听步随车。
宫词一百首 其三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后江行十绝 其六
叫着渔郎急掉头,一声别浦听莲讴。山遥水远应同趣,我亦青帘问酒楼。
浏览全部 770 首
惜黄花 重九日
万红憔悴。秋光独锐。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时分惜黄花,九日同天意。冒浓霜、放开金蕊。篱畔渊明喜。白衣来至。忽然间,走出个重阳小子。应手搅清香,认得头间瑞。插三枝、蓬莱一醉。
九日约邃谷子饮邃谷子游胜果寺余二人不能从
昨宵风雨是重阳(苑洛),满地黄花笑客忙。飘泊遥怜知已在(慧岩),登临谩逐野僧狂。白衣负我东篱约(苑洛),乌帽从渠短发苍。湖上秋光未零落(慧岩),不妨小艇载清觞(苑洛)。
赏菊 其一
佳菊栽培近玉堂,花开今喜应重阳。贞姿肯逐秋光老,翠色偏留晚节香。久向禁垣承雨露,还同栗里傲风霜。移来玩赏逢清暇,为尔多情数举觞。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 其一
平生爱酒陶元亮,曾绕东篱望白衣。底事秋来犹止酒,重阳须插菊花归。
先贤八咏 三闾纫兰 其三 靖节采菊
腰不为米折,头独采菊低。晚节名元亮,思与隆中齐。
晚菊
宁忧失所困风霜,自信生平晚节香。一任寂寥无客赏,看花原不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