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其六
 
                    閒花取次宜,宜酒更宜诗。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簪来擎雨重,摘处任风吹。得句须旬锻,未应无所为。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其三
 
                    力劳效寡是穷途,赠策无人生大愚。三刖尚迷藏椟宝,六街几误脱巾呼。味言已转廷中毂,归兴难忘陇上锄。欲问死生何许是,紫烟浮处认香炉。
                  
偶题
 
                    下帘宴坐自焚香,酒力醒时冬夜长。忧国寸心应未炉(疑当作烬),夜深频起看天狼。
                  
王操之旧京帖赞
 
                    永嘉戎马摇乾坤,渡江一马黄屋奔。中原文献无复存,仅有笔阵兴王门。猗欤大令趾右军,几年埒美名金昆。片纸断烂如瑶琨,鸾蛟蛇蚓置勿论。为问此帖当何人,豺狼父子蚁君臣。纲常肇自清浊分,孰能自植无君恩。是时咸洛尘霾昏,阡原变徙陵谷翻。家人丘陇何足言,痛裂乃尔摧心肝。义熙九土封函关,遗氓遮道挽息真。矢口止诵公家坟,人心大义端不泯。谁其主议画淮濆,伊瀍王气空膏屯。悠悠千载有此臣,委质无乃惭州民。感叹遗墨气涌山,我欲请剑同朱云。收(聚珍版作牧)亭楸槚方成阡,大呼为叫九天阍。
                  
羊二首 其二
 
                    䢇毛吹朔雪,细肋卧晴沙。晓牧尾摇扇,春游项引车。湩流便逐草,酪腻正需茶。日夕归栖处,因风想塞笳。
                  
六月二十一日内引赐对缉熙殿玉音宣问漏下数刻将退赐金币香茗有差既而御笔除长地官将旨八路复赐一札兼镇姑孰敬纪感遇以昭恩荣四首 其一
 
                    曲廊青琐午阴迟,一朵红云拥缉熙。便座询猷亲帝问,近珰承诏引朝仪。小臣曾是鹓鸿旧,夙幸还瞻龙凤姿。出殿陛郎惊漏下,两行帘日影参差。
                  
              浏览全部 770 首
            
朱文公储议帖赞
  
                    道统之传,洙泗濂伊。公于淳熙,万古一时。言名之舆,世泯其辙。皎皎纲常,首载先烈。粤古大臣,以国为身。浚源培根,兹为爱君。总干徂征,拜疏辄发。外宁内忧,间不容发。复雠大义,不振不随。易安于危,本则先之。先王之忠,与莱公对。谗夫孔多,百钦若辈。彼姑息者,大义一毛。谓我徒劳,群吠以嘈。事是迹讹。
                  
林文节参候帖赞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吴景年(祀) 真赞
  
                    其容渊,其髯掀,其服野,其冠圜。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夫固欲谢吴楚之尘,而游戏乎羲皇之天也。
                  
张文忠(商英) 至都帖赞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虽曰自盖,断犹可识。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周美成(邦彦) 友议帖赞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予意其因以寓墨池模仿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彷佛乎。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有香奁之泽,以酝其风骨。体具态全,夫岂一日。清真之名,公所自出。世不当徒以考公之词赋,尚可因是著公之翰墨也。
                  
赵清宪(挺之) 挽辞帖赞
  
                    公为中司,排击元祐故臣,而犹拳拳于伊洛之门人。岂奏疏陈事或为世资而诎,而作诗怀友固不害于私情之伸耶。于虖,是私情也,而实出于公言。此吾之所以重叹,而列之于斯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