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蔡武伯所藏荆公砚
兽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润泽比雨露。当年曾出富国疏,老子平生用心处。帝谟商颂周六典,刻画声形劳解诂。至今文字与风骚,一一相辉炫缃素。如闻四海失枝梧,可憾诸公欠调护。谁令天乎遽如许,可是石也能无预。陈玄同归蒋山路,亦使高人野僧觑。若为持入定林中,应有明云入天柱。吾乡风流蔡夫子,匣而藏之美无度。君不见公乡后进陆象山,作祠堂记余千言,直欲百世俟圣贤。惜哉不得铭此砚,使我失意心惘然。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重来只要斋盂饭,副以常堂枸杞羹。
玉晨观二首 其一
野笋冲泉出,山花避石开。余方有公事,不为等闲来。
初营凤山
香草参差种,幽花逐旋移。既添醒酒石,须著放生池。春在年年好,山来处处奇。吹箫吾不解,长啸却相宜。
寄山中道友三首 其一
玉函捧上五云堆,著意通幽此一回。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苦锥歌寄涧泉
我园秋果枝累累,缥青绀黄使相持,役夫牧人记注之。所佳尚者惟苦锥,苦锥两株结蒙密。追惟丈人语天出,遂欲供之作笾实。他往返舍百无一,乃被猿狙打都毕。摧藏睢盱以自佚,季冬初旬日协吉。寒风急霰俱冽栗,自惭曩者信已失,作歌献焉效诙谲。
浏览全部 262 首
关陇平 其六 其七
东西合围,贼在釜底。其智斯竭,其魄斯夺。勇率其麾,崖诛谷讨。曰臣思克,曰臣进宝。赳赳奋武,为王干城。勇实帅之,桓桓于征。
范正献(祖禹) 书毕帖赞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此帖之存,公心天通。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渊鱼
跃跃渊鱼,言泉之涸。有束樊笼,既幽其鹤。眷言怀之,翰飞戾天。薄言存之,泳于重泉。蹙蹙何嗟,靡生靡活。胥失其沦,上下靡所。察视其浅矣,宛转于泥。就其幽矣,安处于栖。匪我之云为,何适何归。曰有虞衡,莫我肯知,亦莫我肯悲。父母何其,呜呼苍天,盖亦勿思。尾鱼既赪,鹤樊既鸣。孰听其声,孰视其形。岂无高天,翱翔靡路。岂无重泉,职职靡寓。洋洋者鱼,惟渊之实。鹤飞于九霄,时岂笼中物。
吴景年(祀) 真赞
其容渊,其髯掀,其服野,其冠圜。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夫固欲谢吴楚之尘,而游戏乎羲皇之天也。
崧高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一章)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二章)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三章)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四章)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五章)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六章)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七章)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八章)
天府
渊渊西土,惟天之府。昔际大吏,以貙以虎。不宽如之何,民亦仇止。不俭如之何,人亦悴止。有羡其输,有丰其橐。左公右卿,则觊我得。厥佐联联,乃翼乃前。嗟我君子,则噤不言。戾极而倾,疾用不宁。既殛既锄,伊我皇明。皇曰西土,惟我有痌。其守自今,惟宽俭是庸。格其难顽,慰其嚬呻。皇言载恩,侯心载仁。孰是远斯,而不率驯。瞻彼江梁,我民我阜。惟皇之德,惟侯之守。敢耻于词,以诏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