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读郑公奉使录 其一
黠虏难交玉帛欢,只因献纳是争端。郑公不请长缨去,有口真堪伐可汗。
撷野蔬示小儿
荒村无鸡豚,何以供刀机。山蔬杂百种,此物含妙理。幽居有胜事,一笑随稚子。朝甑饭凫茈,暮鼎羹马齿。笋包出土肥,蕨芽含露紫。试采少陵苣,更撷天随杞。举杯香覆坐,摇喉滑流匕。悠然理尘策,果腹万事已。君看金谷楼,步障五十里。韭齑及豆粥,为具咄嗟耳。回观奇祸作,一死政坐此。寄声肉食徒,吾事勿轻鄙。
横溪小市再宿慨然有感
小市人烟南北头,清江贾客去来舟。儿时风物依然在,老去光阴不奈愁。可怜白发无好意,更对故城思旧游。烟尘蓬勃兵火急,岁晚棹歌归去休。
次韵都倅题赵菘老竹涧 听雨亭
西来倦客厌飘零,一见宗枝眼为青。世事绝知尘外少,雨声更在竹间听。铿如曲奏江边瑟,清伴风鸣塔上铃。想得荆州都别驾,诗成幽梦晓初醒。
小儿生日
锦里先生聊醉饮,玉川居士以诗鸣。人言骥子能扶步,天遣添丁欲助耕。穷苦助吾缘底事,饥寒怜汝若为情。相看只有身长健,共沥余樽作小赪。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 其十
勃窣蹒跚不上堤,却来林下小徘徊。已知脩竹有千亩,更为桃花求百栽。
浏览全部 2063 首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 其二
灼灼秋英缀露华,白衣不见日空斜。细看未减重阳泪,更晚犹胜二月花。城里好山何处寺,门前多竹甚人家。直须载酒频来赏,莫为衰迟便感嗟。
洞仙歌 重阳前一日作
桐阶倦立,早重阳近也。未有黄花补篱罅。好秋光、都付寒日疏棂,鸦影里、一片萧萧叶下。故乡亲友少,零雁无行,休道茱萸醉堪把。佳节若为酬,衰袂西风,凭高泪、为谁轻洒。待闭上重门梦年时,又蓦地惊雷,满城车马。
上江虹 九日登定王台
帝子台高,秋九月、重阳天气。问几处晚晴篱落,菊花开未。蓝涧唫诗词客老,白衣送酒先生醉。只古人旷达,与牢愁都成例。白雁过霜痕,坠红叶、脱雨声至。听潇湘涛,瑟瑟悲秋之泪。华岳持螯名士派,彭城戏马英雄意。对西风一笑,把茱萸秋山翠。
重阳后一日梁懋孚约游北山
侵晨共到寒山里,薄暮扁舟入晚阴。黄菊独怜今日醉,白衣偏称故人心。经年始得归蓬舍,野性从来在竹林。不是重阳能补会,那逢樽酒涤烦襟。
和曾吉甫九日
龙山陈迹已成灰,尚忆当年戏马台。我幸偶陪黄菊醉,君应亦向白衣来。风高日朗三秋霁,野旷天清万象开。好对良辰成乐事,若为不饮竟空回。
九日书怀
客鬓同秋老,乡心逐雁飞。重阳今日是,三径几时归。篱下多黄菊,门前少白衣。无人慰岑寂,独立对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