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起句似与其孙子美一同,以终篇味之,乃少陵翁家法也。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语迭起四意,却又自然。五六联尽出,光景奇幻。
《卶庵重订李于麟唐诗选》:于无情中生出有情。
《唐诗镜》:五、六思苦,不借影衬,独披本相,意境最老。结语矜重,韵亦沉老。
《唐律消夏录》:(增)“弓”、“扇”二喻,并从情痴中想出。盖弓本屈,配以弦,便有圆满之时;扇本团,今既秋,不免弃捐之候。玩“暂”字、“翻”字自得。佳人才人不获其所,对景抒情,往往如是。
《唐诗矩》:全篇直叙格。三、四以“暂”字“翻”字寓意,言光景之速也。五、六折腰句,上四下一。五、六细腻,可救三、四粗率。今人必欲责备三、四,此不知章法救应之妙耳。“罗衣”指所怀之人,曰“一此”,曰“顿使”,与王昌龄“闺中少妇”一绝同意。只一“难”字,包尽无限情事,自是初唐人手法。“愁人”指康五,“罗衣”指五所怀者。只写所怀者,而五之有怀自不必说,用笔较深一层。
《唐诗成法》:因明月之迥,想其照到愁人;以下便句句从愁人口中说出,眼中看出。才睹新月如弯弓之曲,旋看月满如纨扇之团,确是愁人口吻。“清辉苦”、“素影寒”确是独夜景况。若罗衣之人以此为鉴,则将来断不教人容易别离也。诗法之妙在炼格、炼句、炼字。炼格、句易知,炼字难知。如此诗首句炼一“迥”字,言明月无处不照。次句炼“愁”、“独”二字,又著“看”字,言无时不想。其精神意思俱在言外。三、四人止知其以“弓”、“扇”比拟明月而已,不知“暂将”、“翻与”言外有岁月如流之意。五、六炼“苦”、“寒”二字,人月并见,全无痕迹。七、八只言将来离别之难,则愁人看月,一片深情,言外无穷。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中联犹未脱六朝余习。纪昀:起调最高,犹是初体。三、四太拙,是陈、隋旧调。五、六亦好。结平平。
赠崔融二十韵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傍。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兴酣鸲鹆舞,言洽凤皇翔。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勿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大酺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赠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五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浏览全部 46 首
中秋
秋气中天净,愁人独夜看。停桡江愈阔,却扇月初寒。霜入桐阴薄,风飘桂影残。扣舷情未已,露湿绮罗单。
千里共明月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雪霜千里色,关塞一时情。永夜惊乌鹊,中原有弟兄。清辉怜独对,良会苦难并。目断一天远,愁随两地生。倚楼何处笛,凄切送残声。
十五夜月
明月炤沧海,清辉盈此时。似规流素魄,持粉俪新姿。波泻沦河影,榆寒露鹊枝。与君同万里,无那独含思。
夏日辞
请君莫唱白纻曲,春发嘉花夏荣木。碧梧亭亭张云幄,凤不来栖伤孤独。纨扇裁成月团团,素手挥时一长叹。招风容易招欢难,携尔与人作画看。
高阳台 中秋望月同外作 其一
银汉云寒,玉阑风细,半天全是凉秋。明月飞来,一更先上高楼。千家灯火光于昼,息些时、烟雾都收。满城头,谁弄笙箫,谁按歌喉。中庭共立罗衣薄,似碧天如水,珠箔初钩。说到前身,前身想是多愁。清辉愿得全年满,更团扇、万古无休。可能不,此恨此情,两共悠悠。
丁卯九月十夜观月
草露团团夜气浓,一天明月半弯弓。光涵万顷澄秋霁,影落千山接翠空。毫发不迷孤照处,胆肝尽露广寒宫。回廊独步浑无觉,似是泠然驾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