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二
讣音来岳麓,天下想遗忠。金匮嘉言在,清朝雅望空。汉庭悲贾傅,蜀学祀文翁。没世名逾盛,方知此道公。
临邛计次魏自言六世祖破荒先生晚居景陵因葬焉后世子孙岁时不能拜扫日负樵牧不禁之忧慨然欲往携其所藏遗书一卷求书纸尾且云是行并之武昌省运使表兄迤逦观光上国用正岩字韵赋诗一章以言志正亦用岩字韵为赋三章以勉之云 其三
不及抠衣拜紫岩,尚能什袭宝书函。扫除荆棘扶初日,投畀烟岚困老谗。四海时无伸国论,百年人自仰台衔。南轩衣钵今何似,见说诸孙也不凡。
寿制置吴侍郎
洙泗之根枯无芽,千五百年复生花。章通句解到圣处,格高调古意易差。南岳一登光万丈,下照百物穷幽遐。天公欲振斯文绪,卓尔大雅生长沙。淡如清庙有遗味,粹如白璧无纤瑕。周旋礼乐今冠冕,弹压妖怪古镆铘。翱翔秘馆育仪羽,岌嶪殿中峨触邪。忽惊云雾蔽日月,一落湖海潜烟霞。浮言既空望逾远,欻起仍乘使者车。急祗临遣护襄汉,旋奉温诏来三巴。春风所及自和气,坐令四境还桑麻。五月渡泸臣敢惮,昼日三接恩意加。皇心念尔蜀父老,因以与尔毋咨嗟。但见田亩兴孝悌,已无稂莠劳梳爬。洋洋韶頀出正始,一洗下俚之淫哇。夤缘末学被罗致,得以文艺陪绛纱。作兴诗书盛乐育,谓之文翁宁非耶。蜀人德公盛于卫,思厚报之吟木瓜。二阳寖长今初度,门无杂宾宾则嘉。欲酌北斗荐眉寿,听我祝辞人无哗。先生直上作舟楫,领袖夔契承勋华。心回元化位天地,手挈魁柄扶邦家。工师作室贵兼用,施置宁遗负与叉。自怜愚鲁无所似,独于诗书涉津涯。有如使之执经侍,或能诵说圣人污。古来好善优天下,珍重先生借齿牙。
哀通泉李佥判
丰基根也厚,枝叶固其庞。地域云梦九,天街石笋双。圭璋沉下国,桃李烂他邦。寂寞涪江上,闻风意已降。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方待试石室屡过县斋勾重庆人将至苍溪又访舟中且以佳篇为赠次韵谢之二首 其二
汉威西被浃燉煌,已觉边尘不复扬。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梦得学士贤表惠寄蕨芽小诗驰谢聊发一粲
陟彼南峰采蕨芽,筠篮驰送簇英华。东君迸出非无意,救活饥肠几万家。
浏览全部 153 首
司徒侍中贾魏公 挽辞二首 其二
大邦开国赏元勋,秘殿陛班宠旧臣。饪味几年调鼎鼐,丹青何日画麒麟。千官祖軷都门外,驷马嘶鸣颍水滨。已见刊碑新隧路,无穷堕泪故州民。
离宣城天色阴晦望群山不见枢公和诗见寄复用前韵
圣恩犹未许投闲,遥访蘋洲柳与颜。羿妇解将风送月,麻姑莫遣雨遮山。心游孤屿题诗处,名玷元枢荐墨间。旦夕公归首台鼎,高斋遗躅倘容攀。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 其三
寇公家计魏三诗,鼎鼐楼台绝妙词。廉吏儿孙贫不讳,先人清白世元知。久将寒士题名刺,惟把闲心付酒卮。故国殊方俱落拓,山灵休怨客归迟。
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官居鼎鼐古今无,名世才臣独一余。 贤阁御题龙墨灿,诏归补衮在须臾。
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官居鼎鼐古今无,名士才臣独一余。贤阁御题龙墨灿,诏归补衮在须臾。
送程给事知越州
会稽山水古来雄,内史新除捧诏东。何藉扁舟追范蠡,更将一钓问任公。久谙偃息藩垣乐,未试调和鼎鼐功。日食万钱谁吝惜,不知蓬岛属诗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