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道堂以梅结屏
岁寒三友要君知,不比凡花儿女姿。颇爱槎枒却高古,正嫌纠结玷幽奇。豪夸何用锦为障,潇洒须添露作帷。可是道人多事在,横斜请看昔贤诗。
送杨方叔还山二首 其二
可人自是难招唤,此去相从定几时。来岁春风暖行色,隐侯楼上要题诗。
寄方叔黄草道服
非蕉非苧复非絺,不是山人木叶衣。寄与诗翁莫嫌陋,看山长袖白云归。
和丁使君(逢) 八咏楼 其二
使君政事妙如神,更有新诗字字新。方仰高深如海岳,岂知出没尚参辰。爱公自昔称贤守,喜我如今有主人。况是苏州许酬唱,丘丹应得寄閒身。
喜晴
日出天开眼,云收见物华。不餐还自饱,无酒却须赊。绿遍千丝柳,红添几树花。如何酬造物,烂醉是生涯。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浏览全部 899 首
和百塔寺四首 四开亭 其四 水阁
山僧听泉心不足,凿池汲引为蟾泓。自言犹欲洗俗耳,夜静为闻蛙黾声。
“七七”揭开抗战序幕
忍让何能无止境,夜郎妄敢再称兵。芦沟桥上高歌起,响彻云霄第一声。
听泉
若人居城市,以耳求听泉。泉不在城中,山中乃涓涓。终日未忘听,岂在耳根边。若以实境求,此泉隔天渊。要知泉在心,心远地则偏。所谓希声者,无听亦泠然。
缘识 其一十二 其一十五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其二
对床盍听风雨情,同胞兄弟亦何止。试于如梦境中听,雨声水声风过耳。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其一
山中境最静,静极恐关情。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