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画禅室随笔》:古人诗语之妙,有不可与册子参者,惟当境方知之。长沙两岸皆山,余以牙樯游行其中,望之,地皆作金色,因忆“水碧沙明”之语。
《批点唐诗正声》:极佳,后人更无此作者,用意精深,乃知良工心独苦。
《唐诗解》:瑟中有《归雁操》,仲文所赋《湘灵鼓瑟》为当时所称,盖托意归雁,而自矜其作,谓可泣鬼神、感飞鸟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余音婉转、词气悠扬,竟似瑟中弹出。
《唐诗摘钞》:三句接法浑时健。
《三体唐诗评》:托意于迁客也。禽鸟犹畏卑湿而却归,况于人乎?
《唐诗笺注》:意似有寄托,作问答法妙。
《诗法易简录》:此上呼下应体,用“何事”二字呼起,而以三四申明之。琴瑟中有《归雁操》,第三句即从此落想,生出“不胜清怨”四字,与“何事”紧相呼应,寄慨自在言外。
《唐诗选胜直解》:情与境会,触绪牵怀,为比为兴,无不妙合。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清辞丽句必为邻”为此诗写照。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为雁想出归思,奇绝妙绝。此作清新俊逸,珠圆玉润。
《诗境浅说续编》:作闻雁诗者,每言旅思乡愁。此诗独擅空灵之笔,殊耐循讽。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1)潇湘:泛指湖南地区。等闲:随随便便,轻易。(2)二十五弦指瑟这种乐器。(3)请怨:此处指曲调凄清哀怨。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儒者久营道,诏书方问贤。至精一耀世,高步谁同年。何树可栖凤,高梧枝拂天。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才子贵难见,郢歌空复传。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
送王谏议任东都居守
车徒凤掖东,去去洛阳宫。暂以青蒲隔,还看紫禁同。经过乘雨露,潇洒出鸳鸿。官署名台下,云山旧苑中。暮天双阙静,秋月九重空。且喜成周地,诗人播国风。
长安落第作
始愿今如此,前途复若何。无媒献词赋,生事日蹉跎。不遇张华识,空悲宁戚歌。故山归梦远,新岁客愁多。刷羽思乔木,登龙恨失波。散才非世用,回音谢云萝。
赠邻居齐六司仓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 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赠李十六
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常思梦颜色,谁忆访柴荆。忽听款扉响,欣然倒屣迎。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酌水即嘉宴,新知甚故情。仆夫视日色,栖鸟催车声。自尔宴言后,至今门馆清。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沉痾不冠带,安得候蓬荜。清扬(一作青阳)去莫寻,离念顷来侵。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浏览全部 474 首
御街行 赠雁
银河一雁归湘楚。似向离人语。独将二十五弦弹,玉轸金徽清苦。水明沙碧,参横月落,远向潇江去。衡阳南望峰无数。枫叶秋如雨。不胜清怨却飞来,应记江南烟浦。春社才过,又逢秋社,燕雁行相遇。
河满子 闻雁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三吴漫游集唐 其三
不堪惆怅满离杯,水碧沙明两岸苔。无限塞鸿飞不度,二陵风雨自东来。
送邱曙戒前辈之武昌
猿声夹岸听斜阳,江树苍茫接故乡。却较长沙归路近,行吟何事怨潇湘。
即事,悲某君受辱自戕
恩怨人间感不胜,今朝政尔未能明。平生缓柱无弹意,弦绝方惊第一声。
山中绝句
满溪流水碧于苔,无客重登旧钓台。惟有多情沙上鸟,向人飞去又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