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次李通奉韵见招 其一
万里流离只一身,东西南北与谁亲。登高且伴高僧话,揖孟怀陶任世人。
题黄氏所居
环翠五六里,深藏三四家。风高鸣雁序,春暖茁兰芽。门巷分楠直,溪流带竹斜。我来风雪晓,倚杖看梅花。
和送双鸭 其一
可惜双凫脱氄毛,猎师飞放岂辞劳。养贤曾食三千客,待使徒加十一牢。燔炙不须歌兔首,膳羞何必用牛膏。庖人继肉充禽献,贪冒安能免餮饕。
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
息肩弛担未多时,便祝郎君愿德弥。念母年高班绛老,为儒学浅愧萧师。三年不问交邻道,万里宁知复命期。南国人情都不远,赋诗怀远莫相疑。
愆期 其二
日长岑寂度如年,然诺胡为我辈骞。渐入清和宜枉驾,坐邀勿讶亟挥鞭。
石碏大义灭亲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
浏览全部 158 首
送灵岩法师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呈致政大理仁和夏公
风流逋老旧林居,见说曾停长者车。释子仙翁凭结社,水经山志亦成书。笙歌懒逐游人后,院落初更野火余。独有问奇船误入,时从湖口访樵渔。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 其二
释家吾业根,大者名曰苦。吾儒视苦海,翻不翅乐土。毳行禹安之,瓢饮颜得所。三苏穷始荣,更有孙似祖。
赠第二人石察判(起宗)
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坐看万石门阑大,转觉朋山气象新。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试观忠献堂中像,亦是当时第二人。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杂咏一百首 苌弘 其二 柳下惠
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