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生涯:犹生计。 2、顾:回看; 3、无如:无奈。 【韵译】: 平生那料还会承受优惠的诏书; 世事茫然我只知学唱沉醉的歌。 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鸿雁飞过; 淮南木叶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 寄身沧洲我真喜欢离海滨较近; 顾影自怜白发丛生也无可奈何。 如今我老态龙钟不免为人共弃; 愧对你呵我再被遣要小心风波。 【评析】: 作者一生中两次遭贬。诗是他第二次贬往南巴(属广东)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 时写的。诗人虽遭贬谪,却说“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胸中不平。明明是老 态龙钟,白发丛生,顾影自怜,无可奈何,却说“寄身且喜沧洲近”,把凄凉伤心掩 饰,委婉地发抒不满情绪。全诗虽感叹身世,抒发悲愤,却不敢面对当权,其矛盾心 绪,溢于言表。 此诗或以为是“由南巴回来过江州时作,故首句有‘岂料承优诏’语”。但从末 句“犹遣”看来似乎不是诏回。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寄李侍御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 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唯有心不隔。
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只(一作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听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壶觞招过客,几案无留事。绿树映层城,苍苔覆闲地。一言重然诺,累夕陪宴慰。何意秋风来,飒然动归思。留欢殊自惬,去念能为累。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临期仍把手,此会良不易。他日琼树枝,相思劳梦寐。
送史九赴任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察五兄初入台
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送陆澧还吴中
瓜步寒潮送客,杨柳暮雨沾衣。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浏览全部 543 首
别薛柳二员外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漫兴
欲移愚谷住,乞得醉乡封。久自甘人弃,难为悦已容。时情轻马走,世态厌龙钟。落落沉冥者,吾师阮嗣宗。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其十
老奴昔逐我西东,捷似猿猱跳绝峰。今日道旁扶一拐,汝公安得不龙钟。
自叹
匠石搜林弃樗散,不材何敢玷簪裾。家贫粗有千金帚,国难曾无一箭书。今日总戎师管葛,明时徵士用严徐。野人不作功名念,欲效陶朱共养鱼。
重午偶题
龙钟叹我百年身,几见山城节物新。水荇长如牵翠带,石榴半似蹙红巾。可怜今日依刘客,便是当时吊屈人。谁道南来风解愠,试从比屋问吾民。
送诸从游应试二首 其二
几年山泽共淹留,今日公车且见求。杨柳扁舟吴苑夕,梧桐双阙汉京秋。清时元不弃寒士,白壁谁将笑暗投。都下逢人说论语,莫言师授是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