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生涯:犹生计。 2、顾:回看; 3、无如:无奈。 【韵译】: 平生那料还会承受优惠的诏书; 世事茫然我只知学唱沉醉的歌。 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鸿雁飞过; 淮南木叶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 寄身沧洲我真喜欢离海滨较近; 顾影自怜白发丛生也无可奈何。 如今我老态龙钟不免为人共弃; 愧对你呵我再被遣要小心风波。 【评析】: 作者一生中两次遭贬。诗是他第二次贬往南巴(属广东)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 时写的。诗人虽遭贬谪,却说“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胸中不平。明明是老 态龙钟,白发丛生,顾影自怜,无可奈何,却说“寄身且喜沧洲近”,把凄凉伤心掩 饰,委婉地发抒不满情绪。全诗虽感叹身世,抒发悲愤,却不敢面对当权,其矛盾心 绪,溢于言表。 此诗或以为是“由南巴回来过江州时作,故首句有‘岂料承优诏’语”。但从末 句“犹遣”看来似乎不是诏回。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送乔判官赴福州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惠爱原上情,慇勤丘中诺。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
送宣尊师醮毕归越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踏火能飞雪,登(一作吞)刀入白云。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
越州初罢战,江上送归桡。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闾里相逢少,莺花共寂寥。
送李侍御贬鄱阳
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
送李侍御贬郴州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浏览全部 543 首
别薛柳二员外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漫兴
欲移愚谷住,乞得醉乡封。久自甘人弃,难为悦已容。时情轻马走,世态厌龙钟。落落沉冥者,吾师阮嗣宗。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其十
老奴昔逐我西东,捷似猿猱跳绝峰。今日道旁扶一拐,汝公安得不龙钟。
自叹
匠石搜林弃樗散,不材何敢玷簪裾。家贫粗有千金帚,国难曾无一箭书。今日总戎师管葛,明时徵士用严徐。野人不作功名念,欲效陶朱共养鱼。
重午偶题
龙钟叹我百年身,几见山城节物新。水荇长如牵翠带,石榴半似蹙红巾。可怜今日依刘客,便是当时吊屈人。谁道南来风解愠,试从比屋问吾民。
送诸从游应试二首 其二
几年山泽共淹留,今日公车且见求。杨柳扁舟吴苑夕,梧桐双阙汉京秋。清时元不弃寒士,白壁谁将笑暗投。都下逢人说论语,莫言师授是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