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 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 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 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 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 陷。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秋萤引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高丽罘罳照蛛网,斜历璇题舞罗幌。曝衣楼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转仙掌。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天生有光非自炫,远近低昂暗中见。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和苏十郎中谢病闲居时严常侍萧给事同过访叹初有二毛之作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淮阴行五首(并引) 其一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城西行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为谁蔡吴蜀。中使提刀出禁来,九衢车马轰如雷。临刑与酒杯未覆,雠家白官先请肉。守吏能然董卓脐,饥乌来觇桓玄目。城西人散泰阶平,雨洗血痕春草生。
梁国祠
梁国三郎威德尊,女巫箫鼓走乡村。万家长见空山上,雨气苍茫生庙门。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浏览全部 897 首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西晋(一作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一作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集古八绝 汊口 其七 拜端明公墓
苑边高冢卧麒麟,曾是贞元花下人。人世几回伤往事,碑文才见满埃尘。
杂感八首 其四
忍说神州似漏舟,达官各为己身谋。郝隆幕府夸蛮语,王浚楼船下益州。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中朝衮衮诸公贵,亦识人间羞耻否?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空处所,金陵王气黯然收。烟浓草远望不尽,物换星移度几秋。至竟江山谁是主,却因歌舞破除休。我来不见当时事,上尽重城更上楼。
常王孙种菜歌
卷绿色芳心,春风吹不碎。故侯五色瓜,王孙一畦菜。王孙本自开平家,运逢百六良可嗟。万事消沈付云水,百年带砺成空华。帝城金粉归何许,山鬼年年哭风雨。金齑玉脍相公家,紫藓苍苔孝陵土。故垒萧萧芦荻秋,石头城上月如钩。路人犹指王孙菜,江水茫茫去不休。